魏徵說道:“恕臣直言,所謂的泰山封禪,歷朝歷代舉行過多少次了,都改變不了他們覆滅的命運。這件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純屬勞民傷財。
臣認為,浪費那麼多錢,去做無意義的事情,還不如用來多辦幾所學校,多建幾個醫院呢。
臣反對皇上這個意見。”
侯君集說道:“首輔大人(魏徵是政務院首席宰相),話不能這麼說。皇上的意思是要圓太宗皇帝一個心願。這件事兒不能拿經濟來衡量的。
臣贊成皇上的意見。”
皇甫睿說道:“魏大人,泰山封禪原先由魏王操辦,該花的錢都已經花了,準備得也差不多了。即使需要再繼續投入,也花不了多少錢了。
我朝治國,以孝為先,皇上的提議,是要向太宗皇帝盡孝道,也是為天下臣民作出榜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臣認為,應該舉辦泰山封禪活動。”
李說道:“這件事,朕意已決,無需再進行討論。”
立政殿。
“皇帝,你有這份心,我就滿意了。”聽完了李的決定,長孫太后流著眼淚說道。
第四百三十二章 叛逃事件
長孫太后是一位了不起的偉大女性,她為大唐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做出的犧牲也是巨大的。
李世民和李泰的死,讓她同時遭遇了喪夫和喪子的巨大悲痛,但是她依舊保持了超越正常女性的堅強和寬容,並沒有因此而記恨李,從而做出對朝廷不利的事情。
儘管李世民和李泰的死,事出有因,但是李仍然在心中感到歉疚,在李世民過世以後,他拒絕了李恪和幾位大臣的提議,沒有將楊妃娘娘扶正為皇太后,而是繼續保持了長孫皇后的地位,尊奉她為皇太后。
李這次提議長孫太后主持泰山封禪大典,是圓了李世民的一個夢想,也就是圓了長孫皇后的一個夢想。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原先掌握的暗影組織,現在已經改組為皇家內政調查局,由李直接掌握。
馬宣良被調到皇家軍事學院,擔任武術教研室副主任。原暗影組織的副總管周攀,擔任了皇家內政調查局局長。
太極殿,李的辦公室。
周攀說道:“皇上,褚遂良被貶斥到了崇州以後,安分守己,和朝中大員沒有任何私人來往,工作認真,政績顯著。”
褚遂良是個幹臣,他只是不該捲入皇子之間的爭鬥。李並沒有因為李泰的事件,將褚遂良一棍子打死,而是將他貶斥到了崇州擔任司馬。
褚遂良有宰相之才,李將來還有啟用他的意思,現在的發配,只是對他進行磨練,同時對他的品行進一步考察。
在不久的將來,大唐將發動擴張戰爭,新打下來的土地,需要得力的人員管理,褚遂良就是備選的官員之一。
聽完周攀的彙報,李點點頭說道:“很好,他能夠這樣,就給我和他都留下了機會。適當的時候,派他去吐蕃或者東南亞,管理新佔領的地區。”
周攀說道:“皇上,臣現在已經基本上掌握了那些人的動向,什麼時候動手?”
李說道:“不急,你繼續密切監視他們的動向,隨時向我報告。”
周攀說道:“臣,遵旨。”
李說道:“你退下吧,順便把大將軍請來。”
不久,李靖來了。
“大將軍,吐谷渾併入大唐以後,是不是可以考慮對吐蕃用兵了?”李說道。
“皇上,臣早已做了這方面的準備。就等著朝廷決定何時開戰呢。”李靖說道。
李說道:“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簽訂的協議,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吐蕃是大唐進軍東南亞和南亞的絆腳石,必須要將其除掉。
不過,吐蕃窮山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