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節省時間,阿史那洪看到騎兵主力基本到位了,就下令發動進攻。
他陌刀一舉,喊道:“進攻!”隨即一馬當先衝了上去,兩萬多唐軍鐵騎緊隨其後。
吐蕃人沒有衝鋒迎敵,而是準備了弓弩,靜靜的等候唐軍的到來。
300步、200步、150步,吐蕃人射出了第一排箭雨。
數千只箭矢呼嘯著飛來,唐軍有不少的騎兵倒地,但是並不影響大隊騎兵的進攻速度。
這時第二排箭雨又到了,這次距離太近了,說來也巧,一支箭正中阿史那洪的馬眼,戰馬一驚,將阿史那洪摔下馬去,頭盔正好撞擊在一塊石頭上,頓時將他撞昏了過去。
此時,唐軍新式編制的優點就顯示出來了。唐軍官兵們並沒有因為主帥的狀況受到影響,他們在各自直屬的長官率領下,繼續勇猛的向前攻擊。
唐軍的先鋒,猛烈的撞擊上了吐蕃人的軍陣,吐蕃人的陣型立刻凹陷了進去。吐蕃人頑強抵抗,阻止住了唐軍的衝擊,接著雙方就陷入了混戰。
吐蕃人的騎兵,有大約兩萬人,雖然略少於唐軍,但是他們卻是吐蕃人的精銳部隊,雙方實力基本相當,一時很難分出勝負。
諾曷缽率領步兵迅速前進,去支援騎兵作戰。此時,雙方的騎兵交織在一起,如果唐軍的步兵能夠趕到,必然能夠迅速的改變戰局。
就在這時,四面八方都出現了吐蕃人的騎兵,從裝束上看,有正規軍、地方武裝、還有大量的民間武裝。他們呼嘯著撲向唐軍。
諾曷缽十分鬱悶。這些雜七雜八的武裝,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是唐軍也必須分散精力,去應付他們。唐軍的步兵被迫列陣,反擊這些吐蕃騎兵。
唐軍訓練有素,他們用弓箭一次次的阻止了吐蕃騎兵的騷擾。然而,他們卻被牽制住,無法去支援唐軍的騎兵。
這時,不斷有吐蕃騎兵趕來,人數越來越多。
諾曷缽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一旦吐蕃主力部隊趕到,唐軍必然會陷於重圍,很可能會全軍覆沒。
諾曷缽下令留下少量的步兵,和周圍的吐蕃騎兵糾纏,他率領主力趕向前面的主戰場,力爭迅速打通前往大唐邊境的道路。
看到唐軍陣型移動,吐蕃人更加瘋狂的撲了上來。
諾曷缽顧不了那麼許多了,指揮著步兵主力跑步前進。
此時,諾曷缽並不是十分擔憂,因為他早已經通知了騎兵第2師趕來增援,算算時間也該到了。
騎兵第2師是唐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他們的總兵力有15000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一個師的戰鬥力超過了兩個暫編師。一旦他們趕到,與這裡的唐軍夾擊,就能夠輕鬆的擊垮攔路的吐蕃騎兵。
然而,諾曷缽不知道的是,他先前派出的傳令兵,已經在路上被吐蕃人截殺,騎兵第2師根本就沒有接到增援的命令!
就在唐軍步兵趕去支援騎兵的時候,他們留下的阻擊部隊,陷入了吐蕃騎兵的重圍,不久以後,就被吐蕃人吞噬了。
吐蕃人消滅了負責阻擊的唐軍,繼續撲向唐軍的步兵主力。
諾曷缽命令各部,繼續派出小部隊阻擊尾隨的吐蕃人,他帶領主力繼續前進。
終於,諾曷缽率領一萬唐軍步兵主力,趕到了騎兵交戰的戰場,他們不顧疲勞,立即投入了戰鬥。
此時的戰場上,雙方的騎兵部隊,都已經打得筋疲力盡。唐軍步兵的趕到,立刻就改變了戰場的態勢,吐蕃人接近了崩潰的邊緣。
就在這時,吐蕃的一個騎兵萬人隊,趕到了戰場,投入了戰鬥,雙方又陷入了一片混戰。
不久以後,尾隨的吐蕃人,殲滅了唐軍的阻擊部隊,加入了對唐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