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婉過於冒險,可能會失去國內已經穩定的客戶群體。葉婉深知團隊的擔憂,但她堅信只有創新才能讓品牌走向世界。她組織了多次團隊會議,耐心地向大家解釋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在國際時尚之旅中的所見所聞,以及這些新元素如何能讓品牌更具競爭力。
在葉婉的努力下,團隊逐漸達成了共識。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參加國際時尚週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用於場地租賃、模特聘請、宣傳推廣等各個方面。雖然葉婉的公司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但要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仍然有很大的壓力。她開始尋求合作伙伴,與一些國際知名的時尚集團進行洽談。
其中一家名為“星耀”的時尚集團對葉婉的品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他們提出的合作條件十分苛刻,要求葉婉出讓部分股權,並對品牌的運營有較大的控制權。葉婉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接受這個條件,她可能會失去對自己一手創立品牌的主導權;但如果拒絕,她可能會錯過這個難得的登上國際舞臺的機會。
經過深思熟慮,葉婉決定拒絕“星耀”集團的合作提議。她決定冒險依靠自己公司的力量去籌備國際時尚週的展出。她開始削減公司內部不必要的開支,將資金集中投入到國際時尚週的專案上。她親自參與到每一個籌備環節,從挑選模特到設計舞臺佈置,無不親力親為。
與此同時,葉婉的個人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她長時間忙於工作,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她的父母開始擔心她的身體和生活狀態,多次勸她放慢腳步。但葉婉知道,這是她實現夢想的關鍵時刻,她不能退縮。
在國際時尚週的籌備期間,葉婉還遭遇了來自競爭對手的惡意打壓。一些競爭對手散佈謠言,說她的品牌抄襲國外小眾品牌的設計,這在時尚界引起了不小的風波。葉婉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許多原本對她品牌感興趣的媒體和買手開始持觀望態度。
葉婉沒有被這些謠言擊垮。她積極組織團隊應對,一方面收集證據證明自己品牌設計的原創性,另一方面透過各種渠道澄清事實。她邀請了國際知名的時尚評論家來參觀自己的工作室,向他們展示設計的全過程,從草圖構思到面料選擇,再到最後的成品製作。這些評論家被葉婉的真誠和才華所打動,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為她發聲,幫助她澄清了抄襲的謠言。
隨著國際時尚週的臨近,葉婉的壓力也達到了頂點。她幾乎每天只睡幾個小時,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但當她看到模特們穿著自己設計的服裝在t臺上完美展示的那一刻,她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她的品牌在國際時尚週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媒體的報道鋪天蓋地,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
這次成功不僅讓葉婉的品牌在國際上聲名大起,也讓她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達到了新的高度。她成為了眾多年輕女性心中的偶像,激勵著她們追求自己的夢想。
回到西郊莊園後,葉婉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太久。她意識到品牌的持續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和創新。她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招聘優秀的設計師和營銷人才,希望能夠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在一次招聘面試中,她遇到了一個名叫林羽的年輕設計師。林羽的設計風格獨特,充滿了東方文化與現代時尚的融合之美。葉婉一眼就看中了他的才華,決定將他招致麾下。林羽的加入為團隊帶來了新的創意和活力,他和葉婉經常一起探討設計理念,碰撞出許多新的火花。
隨著品牌的不斷發展,葉婉也開始關注社會責任。她意識到時尚產業對環境的影響,決定推出環保時尚系列。這個系列的服裝採用可持續發展的面料,製作過程中儘量減少對環境的汙染。這一舉措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援,也讓葉婉的品牌在環保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然而,環保系列的推出並非一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