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媽。」陶箏看著滿桌菜品,心中感動,真誠道謝。
婆婆拉了下她手,這才坐在對面。
飯桌上大家沒什麼好聊的,都顯得有些沉默,只有婆婆一直在熱場,時不時挑起個話題聊聊,又要關心陶箏夠不夠的到桌上所有愛吃的菜,還要給兒子兒媳夾菜,又要盯住丈夫不要喝太多。
「怎麼樣?喜歡吃嗎?」婆婆笑的很溫和,即便上了年紀,也因為氣質儒雅溫柔而顯得好看。
「好吃,這一桌子我們哪吃的完。」陶箏心疼婆婆。
那個年代的女人,似乎都有種不畏辜負,不怕孤獨,不懼吃苦的精神。
在這樣的家庭裡,婆婆好像也能過的有滋有味,臉上甚至看不出怨言。
「盡情吃,能吃多少吃多少,你們平時忙,肯定也不多機會吃這樣的家常菜,有鍋氣。」婆婆眼睛眯起,當她看著孩子們吃的香時,那種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幸福和滿足,是真的。
「是呢,老吃外賣和飯店,都膩了。」陶箏笑著應聲,哄的老太太喜笑顏開。
咀嚼著食物,看著婆婆照顧全桌,自己卻沒吃多少,她幾次想開口問婆婆,是不是真的沒有恨,都強行忍住了。
不合時宜。
婆婆熱場的話題發散著發散著,就發散到了老人們最關心的內容。
「對門你們張阿姨家,女兒都生第三胎啦,我們去吃滿月酒的時候,那孩子長的可真好,臉圓圓的,還白呢,真招人喜歡。」婆婆一邊講話,一邊拿眼睛看陶箏和陳書宇。
公公難得的挑起眼皮,也往兒子兒媳臉上掃了一圈兒。
陶箏瞬間感覺到壓力和厭煩,她強忍住,低頭吃飯,沒有回應。
婆婆見沒人應聲,笑著又道:
「你們也得規划起來了,阿箏也快三十了,再過五年對身體就不好了。
「越早生孩子,女人的身體恢復的越好,而且對孩子的健康和智力也更有益的呀。」
「嗯。」陶箏往左邊看一眼,陳書宇完全沒有吭聲的意願,也絲毫不因為晾著他媽而覺得尷尬,她只好勉強笑著應了一聲。
「等生出來了,我和你爸也在上海,你們工作忙,就送到我們這裡來,住在我們這也行的嘛。你們週末或者晚上下班了想孩子了,過來看也近。
「賺錢這種事,總也停不下來,什麼時候賺的夠呢。孩子是大事兒,你們得重視。」
婆婆這些話似乎也憋了許久了,乾脆一股腦都說出來。
陳書宇仍然沉默著,婆婆看不下去,伸筷子敲了下他的碗。
他這才挑眸看一眼母親,開口道:
「我們就準備今明年生呢,媽你就別催了。」
陶箏不敢置信的盯向陳書宇,對方見她看過來,很從容的點點頭,那副樣子,如此的理所當然。
誰準備今明年生孩子呢?
他就這樣準備好了?
她怎麼不知道這事?
繃直了唇線,她咬緊了牙關才忍住不開口。
心裡的火卻開始燃燒,指尖越來越涼。
這頓飯很香,陶箏卻味同嚼蠟,坐立難安。
飯後她婉拒了婆婆的挽留,裹上圍巾便率先出了門。
婆婆送她到電梯口。
「媽,外面冷,你回去吧,不用送我們。」陶箏揉了揉婆婆手臂。
「你們有空就回來坐坐,想吃什麼提前跟媽說也行。」婆婆反握住陶箏的手,感受到冰冷,她忙握緊了幫陶箏搓揉。
陶箏笑笑,沒有說話。
婆婆轉頭看一眼兒子,自始至終這孩子都沒怎麼說話,但他也不是不高興,他從小就這樣,話少,不太表達自己,跟他爸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