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十可以任職的翰林編撰,編修和庶吉士這三種官職,則可以算作是一條直通內閣的青雲路。
一甲第一狀元授翰林編撰,第二第三的榜眼探花授翰林編修,餘下七位再加上二甲三甲中格外出眾的幾位共為翰林院庶吉士,其實就是實習生,任期三年再轉正成為編修。
但就是這庶吉士,也是了不得的實習生,官場當中寧願用自己四品知府換一個沒品的見習生………庶吉士的,不知有多少。可見這庶吉士的重要程度。
庶吉士取自《尚書》中“庶常吉士“一句,本意是對青年才俊的美稱,上面雖然還有三位可以直接入翰林為官,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比之上面三位一甲僅三人的不近人情,庶吉士二甲三甲之中也會挑選人才,顯然更加務實一點。
去做了庶吉士,這平時的職務可就厲害了,為皇帝皇子們講解經史子集,並且有替皇帝起草詔書的職責。
但凡是入了內閣的大學士,最低標準就是當過庶吉士。此間世界取消了丞相一職,內閣前幾位的閣老們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因而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意思是丞相的搖籃,大學士的溫床。
這也是內閣首輔夏彥同時兼任著翰林院最高長官的原因。
庶吉士尚且如此,那麼半隻腳已經踏進翰林院,修撰位置已經揣了半個在懷裡的林甫,再加上昔年父母遺澤陛下的賞識,他其實已經邁出了權臣之路的第一步。
第六十章 京都府(上)
在知情人士看來,他其實已經具備了被拉攏的資格,如果同時考慮到和小王爺李徹的這層關係的話,太子這般看中他還是有充分理由的。
只是小王爺自己覺著自己定然不會戰隊,卻是沒有想到並不是你不站隊就沒法把你綁在我這邊的。
林甫應下了這宴請之後,聽著小王爺又說了幾句,這才知道敢情太子殿下已經定好了時間地點,不由得苦笑,這位一國儲君雖然這事兒做得讓人如沐春風,如此照拂自己,其實卻是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勢。
不過想來也是,他搬了自己這位哥哥來解圍,自己怎麼也沒理由不答應這回事,又或者說太子恐怕還從來沒有被拒絕過私人邀請,自然是理所應當地定下了。
說完了正事,小王爺便要起身告辭。
就如梅尚書所說的,林甫的身世和客居葉城的事情即將廣為人知,他作為春闈案主辦人之一,的確應當避諱。
但他這才將將站起身來,林甫卻是伸手攔住了他。
“別急著走啊,還有個地方要麻煩你與我同去。”
小王爺回過身來眉頭微皺,不知怎地覺著眼前這位心裡不知在打著什麼算盤的小林公子和昔年的太子有點像。心中沒來由地覺著有些怪異。
“有個地方?”
“京都府。”
…
這日裡的時間已經臨近京都府收班回家的時候,京都府尹王詔之正在堂後面喝著茶,等著下班。
霎時間外邊傳來一陣急急鼓聲,且不同往日,今日裡的鼓聲格外低沉,穿透力極強,震得他心頭一陣發慌。
王大人正在書房享著清閒,被這突如起來的沉悶鼓聲敲的很不舒服,眉頭緊皺,很是惱怒。
可朝廷規矩如此,現任陛下又極其重視百姓的喊冤能否起到作用,心頭再是不快也沒辦法,不可怠慢,只能快步走上公堂。
走到一半,只聽一聲悶響,鼓聲戛然而止。
王大人倒也沒有在意,只是穩坐堂上,等著師爺送上這喊冤者的紙來。
聽著左右兩排官差的陣陣喊威聲,才知這冒失的喊冤者竟然連狀紙也沒寫,心想這是哪來的刁民,一點規矩也不懂!
抬眼看堂下站著的乃是一位年輕的公子,一副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