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賦稅,是後世史學家普遍認為收得及低的。農業稅低。商業稅更低,明代的稅收幾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時間裡沒有增加。而實際上是不斷減少,農業稅減少,商業稅減少的更多。所以到了崇禎年間,人們對任何一次增稅地行為都叫苦連天。以至當政府試圖增加賦稅時阻力重重。
為什麼農民還會反了這樣的朝廷呢?
明末處於地球小冰河時期,連年乾旱讓民眾顆粒無收,這只是其一。
還有就是官商勾結盤剝!
明朝透過張居正的改革後,確實有了一定的起色,張居正的改革前,明朝的糧食賦稅還是繳納糧食收成為主,當時運送糧食抵京就是朝廷一筆非常大的開銷,張居正改革後,規定糧食賦稅摺合成銀子來交納,這樣確實省了諸多的人力、物力為朝廷節約大筆開銷。
可這樣一來,卻出現了一個隱患,農民造反地真正隱患!
張居正改革後,農民為了交納糧食賦稅,就首先必須把收穫地糧食賣掉,於是到了每年徵收賦稅的時候,市場上賣出的糧食驟然增多,導致糧價不斷下跌,農民只有賣出比正常價格時候更多地糧食才能獲得交納賦稅所需要的銀子。
而到了徵收賦稅的時段過去,市場上的糧食減少,於是價格又會上升。這種現象在許多明代經濟史著作論文中都有記述。在一本著作中就舉了這麼一個例子,“山東汾上縣1576就報告說收穫之後,很快就到了稅收期限,這時候的小麥價格從正常的每。C。37兩白銀,大麥則從每。+25白銀。三個月後價格又回到了正常的水平”!
這並非僅僅發生一個地區,當時明朝全國各地都是如此,在南方的話,這種由於交納賦稅造成的糧食價格波動可能還要劇烈。
由此造成的後果是,明朝征服政府從中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不妨作個假設,假如農民賣出一百石的糧食,這時候糧價是每。得到的銀子是30兩,上交給政府。而等政府拿到這30兩白銀的時候,用於支出各種開銷的時候,正好是過了稅收時期,糧價回到正常水平,甚至高於正常水平。如果用這30兩銀子到市場上去買糧食的話,假如糧價是0。5兩白銀,只能買到60石的糧食。於是在農民那裡,他覺得自己交的稅是一百石,而實際上政府真正收到只有60石。那麼當40石的好》跑到哪裡去了?顯然就是跑到那些買進賣出的商人那裡去了。
這種糧價波動造成的影響對於解釋為什麼政府實際收到的賦稅很低,而農民實際的交納的賦稅其實並沒有那麼低應該還是比較有力的。這裡面的差額實際上是被商人和勾結商人的官僚拿去了。加上大官僚、皇室封地逃稅、免稅等次要原因,明朝的賦稅能收上來的本就不多。
到了崇禎時期,惡性迴圈,稅越收越沒有,稅越收越富足了商人、官僚的腰包。
嗚呼!
於是明朝統治者就背上了一個這樣的罵名:殘暴荒淫,如何橫徵暴斂,敲骨吸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甚至明代的滅亡都是由於統治者徵收的賦稅過重,人民難以負擔,奮起反抗的結果!
話又扯遠了,有點騙字數的嫌疑!
“邊剿匪邊撫民!?”崇禎聽到王承恩的話明顯來了興趣。因為王承恩的功績,別說王承恩能解決明朝的隱患,只要崇禎這個皇帝喜歡了,說的惡俗一點,王承恩就算是放個響屁,崇禎都認為是香的!
乾清宮內一起面聖的大臣們,聽到王承恩的話,齊齊朝王承恩看去,看王承恩這個太監又有什麼花花腸子!
“臣以為,賊患之根本乃撫民。”王承恩繼續道:“如若百姓安居,何苦冒鋌而走險造反生事。皇上當初減免一半賦稅,僅僅杯水車薪,若要治標,先從這糧食賦稅徵收方式上下功夫!”
這王承恩敢動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