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間的仇怨,到時肯定迎刃而解。
此法,其實是沒什麼毛病的,只是方向錯了罷了。
猴子重情重義,但卻並非對天下蒼生。即便他成了佛,也沒有那麼偉大的胸懷。他只看重他自己在乎的那些人。
而菩薩明顯抓住了這一點,她知道猴子心中對二青有愧。
二青拼死幫他,最終元神去受輪迴之苦,真身被鎮壓,可猴子卻把這一切給忘了。菩薩相信,猴子對此,心中定是有愧疚的。
是以,拿這個來激一激猴子,其實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請將不如激將嘛!
與其拿天下蒼生來打動猴子,還不如用二青一家的生死來激他。
菩薩相信,猴子定然是不願意看到二青一家涉險的。
更何況,還有她的立誓保證!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誘之以利,這便是菩薩的策略。
情,是猴子和二青之間的兄弟情;理,則是佛門雖遭劫,但絕對不可能萬劫不復;利,則是她的承認與誓言。
事實上,老唐沒能打動猴子,關鍵還是缺少了‘理’與‘利’。
只談感情的話,猴子又怎可能答應?他和老唐他們之間是有‘情’,可和二青之間,難道就無‘情’了?
菩薩沒有打擾猴子的沉思,只是靜靜等待著。
但她心裡,對此事卻是已經十拿九穩。
而且,她之前所言,也絕非危言恐嚇或欺瞞。佛門雖遭劫,但卻不可能真個萬劫不復。
二青雖言只針對佛祖,可事實上,針對佛祖,便是針對佛門。因為佛祖不僅是佛門領袖,更是佛門的臉面。
你把佛門的臉面都給砸了,他們還會給你臉嗎?
菩薩估計,二青之所以這麼說,應該是他給自己設定一個束縛自己的理由。否則的話,估計他真的可能對佛門大開殺戒。
若真個這樣,那真就成為死局了。
菩薩看得出來,二青並不想局面變成那樣的死局,他有擔憂。
可是佛祖給他帶來的恥辱與痛苦,他卻不能不雪不報。
是以,他一方面對佛祖不依不饒,恨不得殺之而後快。而另一方面,卻又未對那些遭劫的佛陀痛下殺手。
菩薩相信,若二青願意,被關押在魔界的那些佛陀,沒人能逃出他的手心。甚至摩羅都很願意看到二青那麼做。
然而,二青若真那麼做了,那麼,他這一生也就完了。
因為,他還無法像摩羅那般,殺不死,滅不掉!
二青還不是那種不死不滅的不朽存在,這個世界,能夠徹底將他滅殺的存在,其實還是有不少的。
而且,菩薩也不想看到二青走到這一步。
是以,在感覺到二青內心中存在著,甚至連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感受到的矛盾時,便想了這麼個辦法。
同時,也是她覺得處理這個矛盾的最佳方法——借猴子之手,調解彼此之間的矛盾,化解彼此之間的仇恨!
佛祖對二青和猴子的那些做法,菩薩能明白。而對二青和猴子心中對佛祖的恨意,菩薩也能夠理解。
其實若是二青能夠加入佛門,那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只是很明顯,別說二青不可能加入佛門,道門那邊,也不可能會眼睜看著二青倒入佛門懷抱。
二青雖是妖,但所學之法,卻是道門仙法。
更何況,他還修了混沌。
不知沉思了多久,猴子終於做出了決定。
雖然二青答應了摩羅,勸他不要插手佛門之事。但猴子心裡也明白,菩薩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他是可以毫無條件地站在二青一邊,可以豪氣干雲的和二青聯手再戰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