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層銅梗為較細直梗。
第二層立於第三層銅梗上,是逐漸變得更細的小圓立柱或者下面分叉的人字形立柱。
這四層銅梗穿插連線,形成一一個長方形的框架,支撐著雲紋圖案,起到穩定及承重作用。
第一層亦是最外面一層是雲紋,大多由c形紋、變形人字紋和x形紋組成,它們互相交錯但不交叉,形成透雕的雲紋平面。
禁面中間由一塊長方形平面銅板組成,在銅板的背面有一根起加強作用的橫樑。
底座四角及禁下端承託銅禁的十二個座獸的臀部上方有十二個澆口,澆口處留有殘柱。
在禁側底邊每兩個座獸的中間點有十二個冒口痕跡。
禁的四周攀附著十二條龍形怪獸,前後各四個,左右兩側各兩個。
附獸與禁體是卯榫結合,禁體上有十二個榫頭,十二個附獸的肚子上各有一個卯。
足獸也是如此,禁底部有十二個凸出的柱狀,足獸腰部有一個孔,可以穿插進去。
這種錯落有致的設計、奇巧的造型、精湛的鑄造工藝,使整件器物霸氣十足,形成了神秘而鮮明的藝術效果,歎為觀止。
這樣繁瑣的技藝,即便是現代仿製,沒有絕對的真功夫也做不出來。
器型本身就是一種神蹟,更牛逼的是,這件雲紋銅禁使用的還是失蠟法。
失蠟法是神州古代發明的三大鑄造方法之一,它是利用蠟的可熔性,來鑄造結構複雜並且不易分離的部件的鑄造方法。
據文獻記載,神州最早使用失蠟法工藝的時間在唐初。
不過,有了這件銅禁,可以直接將這個結論向前推進一千一百多年。
可以說,歷史意義要遠超過這件器物的本身。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妥妥的鎮國之寶。
實在太牛逼了!
撫摸著銅禁,陸飛甚至想象到關海山見到它那副要死要活的情景了。
要是被老關頭看到這個,絕壁發動一切關係要自己捐出來。
然而,那絕對不可能。
開啟手電筒,靠近銅禁一點一滴的仔細欣賞。
欣賞著每一道紋路,每一個怪獸,陸飛腦海中彷彿浮現了古人鑄造這件銅禁時候的情景。
陸飛越看越激動,激動的熱血沸騰心潮彭拜!
古人的智慧,實在太偉大了。
同時,陸飛心中又一陣惱火。
媽蛋的!
這麼好的大寶貝,竟然出現在老外手中,這簡直就是神州的恥辱啊!
這三件寶貝以及《永樂大典,只是羅伯特家族支付自己的酬勞。
陸飛能想象的到,他們家中這樣的寶貝一定還有很多。
其中不乏比這些更牛逼的超級大寶貝。
給老子等著!
早晚有一天,老子要全部收回。
這是神州的民族瑰寶,他們不配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