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藝儂。
剛看到簡訊的汪藝儂點了點頭,清了兩聲嗓子後,淡定地問:“一起吃早餐算約會嗎?”
結果第二天一大早,宋慕懷的車就停在了加油站旁邊的臨時停車位上。
他們的第一次約會,是在早餐店吃英式早餐,旁邊還有一個碩大的電燈泡。
聖誕節期間,她利用工作之餘,逛遍了倫敦大小景點,宋慕懷成為了她和阮欣的嚮導。
牛津大學離伯明翰大學不算太遠,車程1個多小時的距離。但因為汪藝儂時常要在週末打工,所以宋慕懷很少過來,他們更多是用通訊工具聯絡。
汪藝儂沒有談過戀愛,也沒有和男生曖昧過。所以當她面對有好感的宋慕懷時,她也並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和應對。
她只是被動地接受著,他聯絡她,她就回應;他偶爾來伯明翰找她,她就熱情接待。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這種“沒經驗”的態度會成為宋慕懷的困擾。
在同樣沒什麼經驗的宋慕懷看來,她這樣的態度簡直就是曖昧高手。
在他所受的教育裡,他們這樣已經開始約會的人,是互相有好感,想要發展的男女朋友,這個是不需要說明的,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觀念。
而一旦他們發展到更近一步的時候,他們就會晉升成更明確、更確定的男女朋友關係。
然而,他們卻遲遲無法走到下一步,他常常覺得汪藝儂只不過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朋友看待而已。
兩個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因為彼此對戀愛這件事的認知不同,而讓他們浪費了很多時間。
汪藝儂的內心獨白是:他喜歡我嗎?他喜歡我為什麼一直不表白呢?他不喜歡我吧。
宋慕懷的內心獨白是:她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是接受我還是不接受我?
他們之間的關係就這樣不清不楚、曖曖昧昧了大半年,就在汪藝儂大二暑假即將到來的時候,宋慕懷也研究生畢業了。
他接下來面臨的選擇是回國,按照他和家族長輩的原定計劃,他是應該一畢業就回國的。可是他現在猶豫了,原因自然就是汪藝儂。
從一年前在機場第一次看到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第二次在倫敦遇到正在被欺負的她;再到這大半年的相處。宋慕懷非常確定一點,他喜歡她,從小到大第一次這麼喜歡一個人。
他終於下定決心要讓她明確表態,並且,他不接受拒絕。因為他已經做好了要將她的拒絕變成接受的決定,如果她拒絕的話。
誰知道他打電話過去的時候,電話裡傳來了汪藝儂有氣無力的聲音,立刻就轉移了他原本想說的話題。
“你怎麼了?聲音聽起來不對勁。”宋慕懷皺著眉頭,關心地問道。
“沒什麼,我只是有些胃痛……”汪藝儂躺在宿舍的床上,勉強回道。
宋慕懷立刻就判斷出她應該痛得不輕,否則她的聲音不會飄忽成這樣。
“你在哪兒?我現在過去找你。”
“在宿舍……我沒事的,休息一下就好了。”
宋慕懷聞言眉頭又是一緊,竟然疼到在家休息沒去打工,可見真的很嚴重。
“等我。”
掛了電話的宋慕懷立刻驅車前往伯明翰。
汪藝儂來不及阻止,也就隨他了。只是她邊忍著疼,邊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段話。
大概意思是說:如果一個男人心疼你擠公交,埋怨你不按時吃飯,加班時陪你一起罵老闆,生病時發搞笑簡訊哄你……請不要理他,然後跟那個開車送你、生病陪你、吃飯帶你、跟你說“媽的破工作別幹了!跟我回家!”的人在一起。
汪藝儂忍不住笑了起來,但胃部劇烈的疼痛又讓她立刻皺起了眉頭,她就這麼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