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情報,中都朝廷得知西南各蠻族部落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對諸葛亮有崇拜和祭祀的行為。
甚至有些部落還把諸葛亮當作神明來祭祀,相當的尊崇諸葛亮,已然將其神化。
很多少數部落之所以願意和成都平原上的漢人有所往來,主要也是因為對諸葛亮的崇拜。
蘇詠霖是沒有想到的。
當年諸葛亮治理蜀中時對南中地區的一定程度的介入與開發,居然可以對後來的歷史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以至於時至今日還有那麼多蠻族部落對他進行崇拜和祭祀活動。
這些部落或許不知道什麼是漢文化,只是單純的知道諸葛亮這個特殊的漢人,並且記得祖先流傳下來的傳說中諸葛亮為他們做過什麼,懷著對諸葛亮的感激,一直祭祀他直到如今。
這從側面也能證明當年諸葛亮的的確確為南中地區生活的人們做了很多很多好事,幫了他們很多很多,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所以才能被他們一直感念到如今。
當然了,這更能證明後來的統治者沒有誰能有諸葛亮的才華與格局,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
也就是諸葛亮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蘇詠霖甚至想過要是當時的東漢還是統一狀態,把諸葛亮放到南中地區做地方官員,給他軍政權力,他一定能做出更加耀眼的成績。
饒是如此,諸葛亮為後人留下的寶貴遺產也充分的顯示出了效用,是明國撬動這一地區多年以來形成的羈縻統治格局的支點。
“倘若我們能從這個方面入手,繼承諸葛武侯曾經的做法和志向,斷絕後世用心險惡之政客那些錯誤的做法傳承,便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對這一地區的成功治理。
我們的目標不是壓迫,不是剝削,不是侵略,更不是佔領,而是要將這一地區數以百萬計的各部落族群真正納入到大明這個大團體之中,實現自諸葛武侯之後就沒有過的對這一地區的有效治理。”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蘇詠霖設計了很多辦法。
比如聯合一些與蜀中平原上的漢人進行商貿往來比較頻繁的開放部落聯合舉行祭祀諸葛亮的祭典,把祭祀諸葛亮的祭典組織成雙方互相交流接觸並且平等貿易的超級商貿大會、超級大廟會之類的。
漢人和吐蕃人、羌人、僚人等等族群都可以在這場大型祭祀典禮上做生意,或者互相宣傳本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換本民族的商品等等,加深相互之間的瞭解,建立互信。
總而言之,明國應當摒棄諸葛亮之後多數中原王朝那種盛氣凌人居高臨下的態度,以平等、公平、互惠互利作為主要切入點,幫助他們進行生產的革新、文化的革新。
但凡能過上安穩日子,就沒有幾個人還會天天想著搞事情的。
而從明國自身的角度來看,西南地區雖然交通不便,但是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比如銅礦。
且從地理位置來看,這裡也是明國進一步經營東南亞、南亞地區的時候的大後方。
這裡不安穩,也就很難談及對東南亞地區的經營與管理。
所以明國國務會議達成了一個基本共識,先強硬,後懷柔,讓他們知道明軍的強悍和不可戰勝,然後再懷柔對待他們,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秉持著如此概念,蘇海生和徐通不約而同的展現了強悍的武力,在這一地區奠定了軍事優勢。
隨著時間的流逝,明軍強悍的形象會在這一地區廣泛流傳。
明國的第一個目標也就達成了。
洪武八年正月二十日,徐通和蘇海生在敘州會面,兩人交流了一下目前雙方的軍事進展,並且就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軍事行動進行了一些交談,雙方交換了不少意見。
包括但不限於蘇海生希望徐通把神機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