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有條小漁船,陳銳讓人乘坐小漁船登島。
大家都紛紛上了島。
一個個爭先恐後地爭奪位置。
釣魚找個好位置很重要,大家都希望霸佔一個優良的釣魚平臺,一會釣魚容易些。
陳銳以前經常在這裡釣魚。
這裡是珊瑚礁,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食物多,魚也多,且這裡一直都是風平浪靜,是一個海釣的絕佳場所。
陳銳找了座位坐下。
熟練地掛上魚餌,甩魚杆,將掛著魚餌的魚鉤甩出去。
在陳銳甩出釣杆後,開始有著長長短短的竹杆往海面上伸出去。
時間沒有過去幾分鐘,就有魚上鉤了。
是一位白人老頭,人家可是真人不露相,可是個釣魚高手。
雖然,釣具只是一根竹杆,但拉線的用力的力度拿捏得很準。
很快,那位白人老頭拉上來一尾一斤多的海鱸魚,引來不少人羨慕的目光。
很快,又有人釣上來海魚。
這次是燕大一名學生,叫餘立成,電腦科學與技術系的,大二。
目測這條魚,還不小的樣子,拉起來十分吃力。
看餘立成拉魚的動作,姿勢是個老手。
這時餘立成開始遛魚。
遛魚時候的動作非常講究,提杆時,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握住杆柄,動作要有韌性,不能忽快忽慢,忽重忽輕,要主動領魚。
這時,千萬不能讓杆倒向魚的逃竄方向而形成拔河態勢。
領魚遊動的運動軌跡要呈圓弧狀,使其不知不覺地改變遊動方面,釣線移動的速度快於魚遊動的速度,讓魚跟著釣線遊,這是控制魚遊向的關鍵。
藉此領魚在水中讓魚轉彎橫8字形遊動,這樣反覆引遛,直到魚疲乏無力、露出水面。
這時候,餘立成才將魚快速拉上來。
這是一條鱈魚,一米多長,40多公斤重,算是非常大的魚了。
餘立成拿出手機遞給旁邊的同學。
“不錯,來,給我拍一張照。”餘立成得意地說道。
餘立成橫抱著鱈魚,左手抱住魚頭,右手手腕抱住魚肚,伸出右手手指比了個剪刀手。
接下來,不斷有魚上勾。
“哇,是一條鱈魚。”
一名白人男子大呼小叫,在旁人的幫助下又拉上來一條鱈魚。
雖然鱈魚的個頭沒有剛才餘立成釣上來的大,但個頭也不小了,目測有7、80厘米,重量至少有20多公斤重。
接著不斷有鱈魚拉上來。
引起驚呼聲不斷。
沒想到在這片海域居然盛產鱈魚,這給了陳銳一個意外的驚喜。
鱈魚學名gadus;俗稱cod,鱈魚肉為雪白色,肉質細嫩結實,清口不膩,是西方人愛吃的一種海魚,世界上不少國家把鱈魚作為主要食用魚類,在北歐被稱為“餐桌上的營養師”。
而鱈魚肝臟含大量維生素a及維生素d,經常被用作提煉魚肝油。
因鱈魚以其他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為食,吃得多,長得也快,10年左右能長到1米大,且是叢集性生活,捕捉很容易,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經濟價值。
曾經因為鱈魚,英國與冰島發生了三次戰爭,令人驚訝的是,龐大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竟然敗給了小漁船改造的冰島炮艇,世界老牌海軍強國連續輸掉了這三場戰爭。
陳銳忽然感覺魚杆突然的抖了一下,立刻站了起來,“有大魚”。說完就把魚杆上的線軸開始放了起來。
一聽說有大魚,旁邊的人扔下手中的魚杆,湊了過來看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