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老實話,張越景感覺趙玉成的想法挺雷人的。
畢竟一直戰鬥這種事情想想也要付出很大很大的財富力量和人力,這種程度的支出是大明國可以承受的嗎?
一直戰鬥下去需要付出的錢糧,付出的人力,那都是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現在光修一個黃河就能讓大明國陷入暫時的停滯當中,更何況是其他的大額支出呢?
從經濟上來看,張越景非常不看好趙玉成的想法。
但是另一種角度來看,張越景不得不承認趙玉成的想法確實是目前唯一看上去可行的方式。
因為大家聚在一起剛剛開始奮鬥的時候,在抵達中都建立明國之前,真的都是一心一意。
所有人都是鬥志昂揚,懷著對上等人的徹骨痛恨在佔領地發起全面的改革和清算,對當地上等人進行徹底打擊,解放民眾,並且號召他們跟著蘇詠霖一起掀翻壓迫,奪回自由。
那一場場公審大會,一場場訴苦大會,一場場令人心潮澎湃的集體會議上,人們掙脫枷鎖之後仰天長嘯的模樣,讓張越景記憶猶新。
是什麼時候開始出問題的呢?
張越景自己來看的話,出問題的時候應該就是蘇詠霖決定暫時和部分較為開明的上等人聯起手來穩定局勢並且快速覆滅金國的時候。
當時張越景打心眼裡就不支援這個辦法,但是卻又感覺這是當時唯一可行的道路,因為自己人太少,敵人太多,確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可是細細想來, 第一批同志被腐蝕,不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嗎?
蘇詠霖自己都提前預料到了。
因為和上等人的糾纏不清, 最後導致了黃河案的集中爆發, 牽連數個行省的貪腐大案引爆了明國內部的矛盾。
這場貪腐案的大爆發最終促使蘇詠霖決定提前和上等人決裂, 徹底掃除上等人的威脅,將明國內部的舊官僚舊士紳一掃而空。
從結果上來看, 這的確大大淨化了明國的吏治,也讓復興會內部出現的問題得到了遏制。
但是就眼下所正在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來看,復興會內部的肅清可能還沒有到可以停止的時候。。
張越景認為這和之前死掉的那批舊官僚士紳對復興會會員的腐蝕遺毒脫不開關係, 他們雖然死了,但是遭到他們腐蝕的某些人偷偷存活下來,並且繼續存在於復興會內部,不太好發現。
蘇詠霖可能也發現了之前和上等人共存的策略是不好的, 是弊大於利的,所以才決定提前決裂,儘管如此,這遺毒未免太大, 以至於蘇詠霖還要不斷地對復興會進行內部整頓, 每次都要處理掉不少人。
所以在當前復興會的一些組織中,存在著一種思想。
這種思想認為正是因為建立明國, 追求穩定, 所以才選擇了妥協, 而正是因為妥協,才導致了復興會的部分變質, 現在雖然停止了這種行為, 可是妥協遺毒不止,復興會內部的問題依然存在, 很不好處理。
為了建立明國,為了這份穩定的基業,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 付出了那麼多同志的墮落, 這一切到底是不是必須的?
如果一直戰鬥下去,一直用戰鬥代替妥協, 是不是可以一直維持大家的高度熱情呢?
洪武五年六月, 張越景在襄陽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谷笽
他一邊思考, 一邊等到了樞密院傳達來的朝廷對於下一個階段戰事的安排, 並且得到了四萬援軍的指揮權。
洪武五年六月底,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明軍重新進入最佳戰鬥狀態,然後開始攻略南宋之京西南路、荊湖北路、荊湖南路、江南西路,擊破南宋京湖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