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在中國的土地上掠奪的黃金去購買鋼鐵、石油,反過來屠殺中國人,還不如我們用來與蘇聯老大哥購買一些必要的物資、器材。”
“有了這些可以交換的東西,我們不用再去卑躬屈膝的去請求援助,而是完全可以平等的去交換,去購買。當然,完全平等是不太可能。畢竟我們的環境決定我們暫時還處於劣勢。在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之下,平等最多隻是說說而已。”
“但至少我們可以不用徹底的喪失我們的尊嚴。不用再動用渾身的解數,去祈求那麼一點點可憐的援助。為了區區可憐的幾萬發子彈,一點可憐的醫藥。甚至幾百斤糧食,幾百件棉衣,去付出戰士的鮮血與生命。”
“這也是我為什麼知道這些武器並不適合我們現在大量的裝備,還要設計、甚至想法先生產出一部分來的原因。有了談判的籌碼,我們才有可能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沒有了籌碼,我們就只能任人宰割。”
說到這裡,楊震嘆息一聲道:“總指揮,生產這種自動步槍所需要的合金鋼材種類,我已經標了出來。還有那種反坦克火箭筒的詳細資料,現在都在您那裡,您一定要保管好。您精通俄語,先把這些資料翻譯好。現在暫時不要動,等用的時候,我會告訴您。”
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
對於楊震的話,總指揮三個人除了震驚之外,臉上還露出了一絲深思的神色。相對於一直身在川軍,與蘇聯人沒有多少接觸的郭炳勳來說,對於楊震的話有過切身體會的總指揮與李延平想的卻是更多。
實際上,對於抗聯的人來說,多年來的現實讓他們很多人,尤其是高階幹部都明白,所謂的爭取北面老大哥的援助只是一個存在於幻想之中的泡影。只是很多人的內心,還在對北面那個兄弟黨還抱有一絲幻想,不願意戳破而已。楊震的這一席話,只是打掉了他們最後的一絲希望。
不過在聽到楊震最後的一句話之後,總指揮猶豫了一下還是道:“這種所謂的自動步槍,我會組織軍工人員想法子改進,以達到實戰要求的。而這種什麼火箭筒,我也會想法子組織人員,先搞出一兩支作為演示使用的。不過那兩種衝鋒槍,你是怎麼看的?是都生產還是暫時先選擇一種生產?”
對於總指揮對生產意見的徵求,楊震想都沒有想的道:“都生產。使用八毫米槍彈的裝備給偵察營、師部的警衛部隊,以及輜重部隊、工兵、炮兵等非一線戰鬥人員。而使用七點六三毫米毛瑟手槍彈的裝備給野戰部隊。一個班裝備數量至少要達到兩支,正副班長各裝備一支。”
對於楊震的要求,總指揮並沒有感覺到意外,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道:“你們放心,你們在前邊與鬼子作戰,在後方這個大管家我一定會給你們當好。至少軍工生產這一塊,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總指揮的這個表態不單單只是代表著今後軍工這一塊他要親自抓。而且在另一個層面上,也是代表著他已經決定將今後軍事指揮權全權的交給了楊震負責,自己只是在後方為楊震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總指揮的原則性很強。他的總指揮職務,不是他個人自封的,是上級授予的。他不可能單憑自己決定,未得到上級的批准就將總指揮的位置讓給楊震這個他眼中年輕的甚至有些可怕的後起之秀。
此次出擊作戰之後,面對楊震取得的可謂是輝煌的戰績,總指揮內心僅存的一絲對其能力的懷疑也消失的一乾二淨。只是基於組織、原則的原因,他暫時還不能讓賢。但總指揮卻透過變相的辦法,將指揮權全權交給了楊震這個他自行任命的副總指揮。這無疑是對楊震的極度信任。
看著總指揮凝重的臉色,聽懂了他話中有話意思的楊震點點頭,但同樣的沒有公開挑明。而是順著總指揮的話題道:“那就拜託總指揮了。我們的戰士在前面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