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一點。四四八團除了裝備有一般川軍雜牌部隊沒有的重機槍之外,還有兩門川造的四十七毫米迫擊炮。
中央軍與雜牌軍相互戒備,在抗戰之中正面戰場上已經屢見不鮮。中央軍對那些地方雜牌,三分看不起,七分不信任。在戰場上,很多時候將雜牌軍都放在最危險的位置上。即便是配合作戰,也往往將雜牌軍拆開使用。甚至就連此次對皖南部隊圍剿也不例外。
三戰區動用了東北軍系統的一零八師,但是卻將一零八師拆的七零八落。一零八師下屬兩個旅、四個團中,參戰的三個團全部被劃歸中央軍五十二師指揮。一個師部,兩個旅部轉眼之間就被架空。手下除了一個團之外,就連師直屬隊都被拉走。
而參戰的川軍,雖然分屬五十軍和二十一軍以及二十三軍一部。但卻是都來了部隊,而指揮機關還留在原地。各部隊不是被配屬給中央軍指揮,就是直接歸集團軍總部指揮。原來的軍部則成了空軍司令。
一個兵力本就在參戰的三戰區各部之中團一級建制中最少的一個,現在又被拆成兩塊的團。在趕到星潭一線後,又直接被推上了一線。原本裝備精銳的中央軍,卻成了旁觀者兼任督戰隊,換了誰都不會太高興。
當馬渡橋一線響起槍聲,背後的四十師一一八團反身東進增援馬渡橋一線後。不願意留下來當替死鬼的四四八團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以接應一一八團為名,直接收兵撤走了。生怕一不留神,留在這裡為一一九團背黑鍋的四四八團,連傷兵和四十師剛剛運抵到星潭一線,補充其的彈藥都顧不得收拾。
甚至因為走的過於匆忙,全團僅有的兩挺重機槍中的一挺,也因為出現了一個不算太大,只需要短暫的時間便可以修復的故障,而直接乾脆的丟棄掉。在這些人看來,只要保住了根子,也就是部隊。武器丟了,還可以在想辦法。但要是部隊都打光了,那自己就什麼都不是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
出於自保的四四八團跟在急於增援馬渡橋的一一九團後面一撤,等於主動讓開了正面,給留守在星潭的楊震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幾乎讓原本準備打一場苦戰的楊震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便輕易的突圍而出。
在突出星潭後,楊震帶領此時連警衛連和留在星潭的一個營在內,滿打滿算已經不過一個加強營的部隊,沒有做絲毫的停留尾隨四四八團撤退的路線直接殺奔馬渡橋一線。無論那邊槍炮聲從何而來,但是馬渡橋一線卻是此時還留在星潭部隊最後的一道生路。
雖說馬渡橋一線此時聚集著四十師的一一九團大部,尾隨一一九團撤退到此的四四八團兩個營。但與北面的五十二師主力和那邊的四十師主力相比,楊震寧願選擇這個已經暴露在明面上的敵人。
等楊震以密集的機槍和迫擊炮火力,在加上數量充足的手榴彈雨打掉擊潰撤退到此,本身除去三成空額,再加上之前在星潭的傷亡之外,實際兵員已經不足五百人的四四八團阻擊之後。才發現正在與馬渡橋一線四十師一一九團激戰的原來正是遍尋不到的南線部隊。
面對想要彙報為什麼沒有按照軍部命令撤往星潭,反倒是出現在星潭以東的馬渡橋一線的南線部隊指揮員,楊震沒有去聽他們的解釋。只是命令他們不顧一切代價,準備直插涇縣東北方向,尋找軍部以及主力。
馬渡橋雖然在一比五萬分之一的地圖上就是一個位於榔橋至三溪公路上的一個不起眼點。但卻地處徽河狹窄平原上的這個不大的小村落,卻是一個相當關鍵的戰略要點。只要突破了這裡,也就意味著突破了四十師在星潭一線被突破之後,重新調集兵力構築的合圍圈。
只要搶在目前恐怕正在兼程南下的五十二師主力趕到之前,進入徽河以東的山區,就算追兵及時趕到,恐怕也是無可奈何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