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戰艦在主要xìng能上勢均力敵,因此在二對二的戰鬥中,雙方的勝負機會各佔一半。
如果保持好交戰距離,即火控系統成為決定炮戰勝負的主要因素時,兩艘“俾斯麥”級取勝的機率還要大一些。
也正是如此,“南達科他”號與“印第安納”號才主動向德艦靠近。
只有縮短交戰距離,降低火控系統所產生的影響,美艦才有更大的勝算,也才有望儘快取得勝利。
這個時候,斯佩要做的就是控制好交戰距離。
戰後,有人用計算機做過模擬,如果當時斯佩把交戰距離控制在二萬二千米到二萬四千米之間,兩艘“俾斯麥”級取勝的機率高達百分之七十,而且還能耗費足夠多的時間,讓坎寧安喪失主動權。只要這場戰鬥拖上四個小時,即到了六日清晨,就算沒有取勝,坎寧安也會下令撤退。原因很簡單,天亮之後,部署在挪威的岸基航空兵就將出動,而坎寧安根本不會指望得到皇家空軍的掩護與支援。
可惜的是,斯佩沒有這麼做。
發現兩艘“南達科他”級逼近之後,斯佩也下令把航速降低到十六節,準備與兩艘美艦一決雌雄。
顯然,斯佩忘了,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這兩艘美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
第三百零八章 好景不長
三點過五分,在相距大概二萬五千米的時候,北大西洋上噸位最大的四艘主力艦之間的決鬥開始了
在“依阿華”級與“前衛”級建成服役之前,“俾斯麥”級一直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雖然義大利海軍的“維托里奧維內託”級的排水量過了“南達科他”級,但是義大利海軍一直在地中海活動,要到一九四三年底才會進入北大西洋,所以當時“南達科他”級是北大西洋上,噸位僅次於“俾斯麥”級的戰列艦
在最初的半個小時裡,兩艘“俾斯麥”級憑藉先進的火控系統,有很明顯的優勢,而兩艘美艦受火控系統限制,主炮的命中率並不是很高,而其主要用於防空的五英寸副炮根本沒有多大意義相反,兩艘“俾斯麥”級上,不但三百八十毫米主炮有很大的威脅,其一百五十毫米副炮也不可小覷
可以說,在這半個小時裡,“俾斯麥”級上的副炮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有趣的是,就在兩個月前,也就是一九四二年十一月,雷德爾批准了由帝國海軍裝備部門提供的建議,決定拆除掉兩艘“俾斯麥”級上是一百五十毫米副炮,換上適合防空作戰的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並且增加八十八毫米、四十毫米與二十毫米高射炮的數量,以此增強其防空能力如果沒有這場海戰,那麼在一九四三年二月初,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就將開始進行改造
在這種遠距離炮戰中火控系統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問題是,如此遠的交戰距離,可以讓任何一種穿甲彈都失去價值
在遠距離炮戰中,穿甲彈的末段彈道極為陡峭打擊的不是戰艦的側面裝甲,而是水平裝甲結果就是,面對水平防護效能大幅度提高的快戰列艦,即便是專門為遠端炮戰研製的重彈,也存在威力欠缺的問題
根據中國海軍做的測試,三百八十毫米重型穿甲彈在二萬四千米外的穿甲能力還不到一百二十毫米戰後,中國海軍用繳獲的美艦做了測試,“南達科他”級的MK6型十六英寸艦炮在發射重型穿甲彈的時候在二萬四千米上的穿甲能力也在一百二十毫米左右,並不比三百八十毫米艦炮強多少
只是,這還沒完
即便交戰距離達到二萬四千米,穿甲彈也不是垂直落下著角肯定在九十度以內,因此實際穿甲能力要低於理論穿甲能力
顯然,雙方要想在這個距離上打穿對方的裝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在沒有打穿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