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嘴說,“要不要把人一起叫過來?”
“算了,他見了你,跟老鼠見貓似的,且讓他避一避。”
沈知瀾悄悄吐舌,他不就是每次沈與銳挑釁時裝沒看見麼?他還怪記仇的。不過,不一起就不一起吧,還能輕鬆點。
二人進了三樓,落座後開始等著大廳裡開場,大廳裡越來越熱鬧,到了時辰後一聲響亮的銅鑼響後,戲目正式開場。
這出戏叫《雙喜臨門》,講的是一對雙胞胎故事,兩人本出生在小康之家,卻在一歲生日時遭逢水災,就此失散。兩人的父母為了孩子哭瞎了眼睛,肝腸寸斷,踏上尋子之路。
而兩個襁褓嬰兒l運氣還算不錯,因為生的玉雪可愛,分別被另外兩戶人家收養了,日子過的雖不富裕,但是平安喜樂。
兩個孩子長大後,又在金州相遇,甫一碰面,便是心生好感,對彼此都覺得很親熱,回家跟爹孃一提,又發現兩人還帶了同款式的小玉墜,當即明白二人乃是血脈之親。恰逢此時,尋親的親生爹孃也到了金州
這出戏秉持寶先生一貫的風格,輕鬆詼諧,關鍵時刻感人至深,加上主演們演繹出色,惹的在場觀眾無一不是淚灑當場,泣不成聲,尤其是最後幾人相認時,場上只能聽到微微抽泣的聲音。
沈知瀾也微紅眼眶,他偏頭去看沈與鈺,發現他時不時偷偷用手帕擦淚,顯然也被感動,至於身後的護衛,鐵塔壯漢哭的收不住。
“唱的當真是好,尤其是扮演爹孃的那兩位,的確是慈父慈母,盡心盡力。”沈知瀾又誇了許多跟劇情相關的。
沈與鈺藉機轉頭,拭掉面上的淚痕,這才聊起別的:“不過這樣的事也就是戲文裡能看到,大家喜歡大團圓,平常若是丟了孩子,肯定找不回來。”
“那是,茫茫人海,哪兒l能找的到呢?”就算在現代,想要找人也不容易呢。
“而且還設定兩兄妹長相相似,見面就能互生好感,哪兒l有這樣的事呢?”
“這可說不準了。”沈知瀾頓了頓道:“我從前看過一本雜書,就提過這樣的例子。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或許沒什麼,
但從小就分開的同胞,長大後相遇,一見面就會覺得十分面善,投緣。”
這種奇怪的感應確實
() 存在,或許是因為血緣的神奇吧。
“竟還有這種說法,看來戲文也不全是編的啊。”
“那自然,沒準寫戲的也見過,聽說過類似的故事,這才寫出這樣的話本來。”沈知瀾說道,“寫戲的那個寶先生,在改行之前就在市井裡說書,見多識廣呢。”
沈與鈺剛要點頭,就聽到有人敲門,護衛開門一見笑著說:“說人人到,外頭就是那個說書先生,想要求見兩位公子。”
沈知瀾偏頭示意沈與鈺是否要見人,沈與鈺揚聲說:“請人進來罷。”
寶先生推門而去,見到沈知瀾後,臉上的笑意更熱切了。
要不是這位公子提點,他還在日日干著辛苦活,全靠一把嗓子掙養老錢,隨時可能被替換下去。現在成了戲目背後的策劃,整場都離不開他,不光收入提高,還更重要了!
機緣巧合碰上,他當然要當面道謝!
寶先生鞠躬行禮,灑灑洋洋說著道謝的話,他說完,站在他身後的兩姐妹才露出真容來,同樣是一連串的致謝之詞。
沈知瀾把二人扶起來,“謝我做什麼,還是全靠你們自己,我就是出個主意,真正去做,去研究觀眾喜好的,還是你們和寶先生吶!”
“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你們應得的。”
美玉率先笑了笑,“千里馬再好,也要有伯樂發掘才行,總之,謝過沈公子的恩德。”
她揮揮手,“這兒l有些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