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逃是逃不掉的,即便是從這裡,安南的守備官寨逃走了,逃到了大明內地,頂多再有十幾二十年,滿清韃子就要大舉進關,到那個時候,要麼死於大屠殺,要麼就是頭頂上被留著可恥的金錢鼠尾,死了都沒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
逃不掉大時代的浪潮,那我就該被浪潮吞掉?然後一點渣滓都不剩的這樣無聲無息的死去?
難道我就應該這樣的被死去?難道我就應該成為別人推動歷史車輪的墊路石子?難道我就應該成為民族融合時候的犧牲品?成為所謂狼性基因注射時候,被淘汰的那部分?!
“福伯,說說我們有多少人口。”李大少爺咬著後槽牙,從牙縫裡擠出了這句話。
“按國朝編制,千戶所有兵1120人,因為當年咱們是奉了毛大人的令旨留在這裡,所以人馬較多,給了1500兵馬,另外,還有三百水師。如今在碼頭上的那些船隻,還有還是打漁的,大多是這三百水師的後人。”一邊說,福伯用手點著在書房門口手扶腰刀守衛的左小鵬和徐大虎,“這兩個小崽子也都是水師的後人。當年要不是他們,少爺,您怕是已經。。。。”
嗯?難道說,這兩個身邊的跟班,還是前任李大少爺的救命恩人?
“如今有多少人口?戶籍?丁壯?”
“軍戶人口,截止到上個月,全部人口為五萬八千五百三十二人。壯丁,一萬一千九百一十二人。不過,”
“不過什麼?”
“這些人戶,不都在我們手中,很多都在各個百戶、總旗手中。在我們手中的,大約只有不到四千壯丁。”
嗯?我手裡有將近四千壯丁?似乎事情還有得搞啊!
“民戶,我們有將近四千多壯丁。。。。”
“等等!我們還有民戶?!”
“是啊!少爺,這些年,大明內地,人多地少,閩粵兩省的很多人就出海謀生,在安南的也有不少,因為在河靜,有我們守備府在這裡,所以,依託守備府謀生的閩粵兩省流民也有很多,從老太爺那個時候開始,就把他們作為民戶編組,按年收取賦稅錢糧。”
“壯丁就有四千多?”李守漢的聲音都發顫了,光是看到外面大街上人來人往,但是,沒想到,自己手裡的資源還是不少的啊。
“是。因為出海謀生,那就是九死一生,所以,大多數是青壯,女人和孩子很少。”
坐在舒適的太師椅上,李守漢用食指和中指無意識的敲擊著扶手,這是他的習慣,每到思考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動作。
壯丁就有將近一萬,雖然少了點,但是在南中這種地方,如果把這近萬壯丁和六萬人口的力量發揮出來,何事不可為?!
“這些人,都是有何技藝?以何為生?”努力穩住自己的心神,李守漢想要知道,自己的這些可用人員,都有什麼人才。萬一有懂得造炮、鍊鋼的,在這個亂世,自己可就可以橫行無忌了。
可惜,得到的回答,很是讓人失望。
“少爺,這些流民組成的民戶,大多數,是以種田為生。”福伯略帶沙啞的聲音,帶給李守漢的是很讓人失落的資訊。
從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起,就把全國的老百姓分為軍戶、匠戶、民戶等等種類。在守備府轄區,也是按照大體這樣的方式對下轄的人戶進行編制,不過,稍微進步一些的是,按照你的謀生手段來進行的。會打鐵的,自然不會和種田的編在一個冊子裡。會造船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