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佔領長大工業帶?”
打斷楊傑的話,管明棠接連用三個問題作出了反問,這場軍級規模的演習是一次正常的軍事演習,而演習的內容非常簡單,如何攻克日軍防線,收復東北,而從參謀部制定的方案來看,卻是極為簡單“保守方案”。實際上和另一個時空中,蘇軍對東北的進攻幾乎別無二致。
“這……”
“大約三至四個月!”
“到那時,黃瓜菜都涼了,地下抵抗組織不可能長期保護東北地區的工廠,我們需要在日軍沒有徹底破壞大連至長春的沿線工業帶之前,奪取那裡,瀋陽的汽車、飛機制造業以及鞍山的鋼鐵業,都是日本財閥掠奪中國民眾的血汗建立起來,能否成功接收那裡,將關係到我們的未來!”
或許管明棠是邊防軍總司令,但作為商人,他卻不得不從“生意”的角度去思考其它,對於政府而言,日本在東北上百億日元的投資,是確保戰爭利益的回報,在收復東北後政府需要透過出售企業去贖回公債,同樣也需要東北的工業,為未來的戰爭以及中國的將來服務。
“長官,東北已經為日本經營十餘年,既然是我們軍行動再為迅速,亦很難阻擋日軍對東北工業設施的破壞!而且在戰場上,還有不可避免的附加損壞!”
楊傑毫不客氣的反駁道,對於習慣了發揚火力優勢的華北軍來說,他們壓根就不可能束手束腳的實施進攻,待部隊打到工業城市時,既便是日本人不破壞,工廠都有可能被華北軍的炮彈、炸彈摧毀。
“再則,我們必須要首先突破日軍坑道要塞,才有可能攻入東北腹地,因此,在時間上,日本人有充分的時間破壞工廠!”
在參謀長向總司令解釋著長官的想法不甚可能時,站在不遠處的潘亮只感覺自己心臟開始劇烈的跳動加速,從去年他開始構思那個方案,透過一年多的完善,他的方案已經越發趨於完善,所差的僅僅只是一個機會,而現在,機會可不就擺在他的面前嗎?
“長官,我並贊同參謀長的觀點!”
這句話在作戰室響起時,幾乎所有人都把視線投向了潘亮,許多人無不是詫異的瞧著這個有些陌生的少校參謀官,他說什麼?不贊同?
“說說你的想法?”
眉頭微微一鎖,管明棠瞧著那個顯得有些冒失的少校。
“司令,我認為,參謀部現在制定的計劃,沒有考慮到兩點,第一,目前,日軍主力在新佔領區,而非東北地區,因此,部隊應該首先考慮如何剪除其外圍部隊,即後貝加爾一帶日軍!從而解除日軍對我軍的側翼威脅!”
在眾人的注視中,潘亮走到地圖前,向眾人解釋著他的想法,他的這個建議剛一提出,便引起了眾人的注意,這完全從根本上改變了參謀部的作戰方案,甚至壓根就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時間。
“後貝加爾地區的日軍對側翼的威脅早已經考慮到了,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到時間,這樣的話,幾乎改變了進攻方向!到時,日軍只會進一步加強其外圍地區防禦,這會給我們下一步的行動造成阻礙!”
“高長官,我們需要的就是不斷的施加壓力,迫使日軍加強外圍地區防禦!”
點著桌上的作戰地圖,潘亮直截了當的回答道。
“日軍越是加強外圍防禦,就越意味著其在腹地防禦就越來薄弱,而我們完全可以……”
將手的指揮棒朝著一個地方用力一點。
“繞開日軍外圍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