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夏帝國,那巍峨聳立的皇宮在燦爛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恰似一座神秘的仙宮矗立人間。
皇帝司馬鏡負手而立於高臺之上,他那深邃如淵的眼神,仿若能穿透世間永珍,此刻卻似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身為金丹期修仙者,本對自己的兒子們寄予厚望,期望他們能在修仙之路上嶄露頭角,有所建樹。然而,數年過去,他的兒子們竟連靈氣都感應不到,在修仙之途上遲遲不見進展。
司馬鏡原本以為孩子年紀尚小,不必急於一時。可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兒子們依舊毫無起色,這讓他滿心困惑與不解。於是,他在心中默默向系統詢問緣由。
系統那冰冷且機械的聲音在他腦海中驟然響起:“帝王者不能修仙,只因宿主的兒子未來有可能成為帝王,體內擁有稀薄的氣運金龍之氣。
此氣雖尊貴無比,卻與修仙之路背道而馳。而宿主之所以能夠修仙,是因為有系統的襄助,且宿主與系統繫結後不受天道束縛,天道自然限制不了宿主修仙。”
司馬鏡眉頭緊鎖,那皺起的紋路彷彿刻下了歲月的滄桑與深深的憂慮。他緩緩轉頭,看向遠處正在嬉戲的司馬威與司馬晟,心中的憂慮愈發沉重,如陰霾般難以消散。
去年,穆桂英為司馬鏡生了一對龍鳳胎。這讓司馬鏡頗感意外,畢竟他原本以為修仙之後,子嗣繁衍會變得異常艱難。未料竟能如此順遂,想來應是天道也限制不了他。
而且,像他們這般修仙者所生的子嗣,體內留存著仙靈之氣,按常理來說,應當更容易踏上修仙之路。
如今,司馬鏡覺得是時候選出太子了,只有如此,其他兒子才能毫無阻礙地追尋修仙之道,也能斷了他們追逐名利之心,畢竟唯有修仙方能長生,世間的名利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司馬鏡有了這個想法後,便開始暗中細緻地觀察諸位皇子。大皇子司馬晟,武藝高強,為人正直豪爽,只是有時過於衝動,行事易莽撞;二皇子司馬睿,聰慧機敏,善於謀略,心思縝密,然而畢竟年紀尚幼,閱歷不足;三皇子司馬威,活潑好動,在武藝方面展現出一定天賦,只是心性尚未成熟,仍顯稚嫩。
四皇子司馬皓宇和二公主司馬芷萱皆為幼童,尚無爭奪皇位的能力與心思,況且他們是天生的修仙者,怎會讓他們去爭奪這民間帝王之位。
鑑於眾多皇子的狀況,司馬鏡深知,若不盡快確立太子之位,日後兒子們定會因皇位之爭而兄弟反目,互相傾軋。
為此,他深思熟慮後立下規矩:後代子嗣若欲登皇位,便不可修仙,只能習武強身,以武治國;若要修仙,則須放棄皇位,向天道起誓,修仙後不可在朝為官,除非被當朝皇帝冊封為供奉國師,其餘官職皆不可任。
同時,他還成立了護國長老殿,凡後代中武藝高強或修仙有成者,均可加入,這些長老將成為護衛皇帝、皇宮與國家的堅實屏障。
朝中大臣們雖未在明面上表露,但私下裡皆在各自揣測著皇帝的心思,暗中較著勁。一時間,皇宮內外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波譎雲詭。
司馬鏡深知,此抉擇關乎國家未來和兒子們的命運,絕不可掉以輕心,倉促決定。他不僅考量皇子們的個人能力,還要權衡各方勢力的影響,平衡朝堂的局勢,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朝局動盪。
經過多番觀察與深入思考,司馬鏡發現,二皇子雖聰慧過人,計謀深遠,但年紀尚輕,缺乏足夠的經驗和決斷力;三皇子雖活潑靈動,在武藝方面初露鋒芒,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難以擔當大任。
相較之下,大皇子司馬晟儘管衝動易怒,卻武藝超群,正直且有擔當,面對國家危機時應有足夠的實力和勇氣應對。最終,司馬鏡決定立大皇子司馬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