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技術成果成就了殲8II和殲-10。
“請賜教!
這是空騎士的挑戰。
想要了解“深淵涅槃”的最好辦法,就是跟參加過“深淵涅槃”的王牌飛行員打上一場,這樣才能確定自己的水平是否能夠在這場戰爭中生存下來。
這是用錢堆的,有技術和裝備換取經驗,比起戰鬥機保養和維護,使用模擬器反而是最便捷,最經濟的方法,隨時都能夠提供一架整裝待發,處於完美狀態的戰鬥機。
釋放節流閥,強烈的推背杆,駕駛艙外的快速向後退的畫面,甚至還有戰鬥機艙裡特有的航空煤油氣息,這些感受都讓蔣大隊長一陣讚歎。
震動和聲音就是按照殲-BII的實際情況模擬的,幾乎跟真實的甚至沒什麼區別。
甚至自己轉動頭的時候,駕駛艙螢幕的畫面竟然也會跟著轉動,不論自己視線轉的有多快,畫面完全都能跟得上,加上精細至極的全三維效果,讓人已經完全分辨不出自己究竟是在一臺模擬器裡,還是一架真正的殲8II戰鬥機裡。
“‘龍騎士,呼叫‘大隊長,,我已經升空,設定模式遭遇戰,現在開始自檢武器系統。”
林默選擇的是標準配備火力,殲8II本來就是本土防禦型近距截擊機,不過由借鑑了米格21的設計(最終定版外型跟米格-23相仿),帶有俄系一脈血統的操作面板並不讓他感到陌生。
雖然各種開關按鈕很多,可是在實際飛行和作戰中並不會頻繁去開關,自然沒有非常大的操作量,只不過是為了一鍵快速開關,故意不設定樹狀結構的選單功能,而是把所有功能都一目瞭然的列在飛行員面前,這樣有個非常大的好處,不會有延時。
否則複雜的操作設計只會製造出手忙腳亂的飛行員,只有死路一條。
設計是複雜的,使用是簡單,這一原則貫穿於所有經久不衰的產品設計理念當中。
老式戰鬥機通常在硬體電路程式設計上下的功夫比較多,不像現在只要設計出軟體就可以實現控制功能,能節約許多硬體電路裝置。
第六百零七節 … “深淵涅盤”王牌飛行員的實力(中)
飛行高度,20000米!
殲8II幾乎是拉起了大仰角,在劇烈的震顫和轟鳴聲中刺向長空。
還是那句老話,你能插入天空,但不代表著能夠強姦這片藍天。
20000米是殲8II的極限高度,若是在現實之中,林默還會考慮到戰鬥機的老化和保養情況,並不會輕易達到這個理論極限值,老邁的八爺在這個高度極有可能會出現失速。
失速並不可怕,中國擁有一整套詳細完整的改失速戰技,連俄羅斯和美國都未必能擁有如此全面的改出秘技,這些秘技往往只有最優秀的飛行員才能有資格掌握。
但是林默現在的對手卻是從“深淵涅槃”得勝歸來的王牌,失誤就意味著機會,機會就意味著致命,換成林默自己都不會放過對手犯這樣的低階錯誤。
不過,相信蔣大隊長也會同樣選擇這樣的高度,7759大隊出來的飛行員,幾乎清一色都是能量戰技流,高度切換速度及繁複無比的近身格鬥技都非常精熟,別看平時訓練都是不起眼的簡單機動,可是一旦組合起來,卻是威力非常驚人的組合技。
林默和蔣大隊長同時在承受ZG以上的加速度,但雙方不約而同的都無視了,換成普能人坐在機艙內,恐怕這會兒早就癱軟了。
殲8II本身就不是擁有超音速巡航效能的戰鬥機,只能說超音速加力戰鬥機·近身格鬥能力優秀,但是音速狀態卻保持不了多久,必需不斷給油,油耗也因此非常大。
林默依然穿著“龍將”,它擁有的標準戰爭資料鏈可以自動連結模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