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品和支柱?恩,很有趣的見解,繼續。”布林對這種說法顯然很感興趣。
“我們要對海戰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您作為義大利頂尖的設計師,一定清楚義大利王國為了建造義大利級戰列艦平均要花費5年的時間。如果算上設計時間,從1875年算起,從設計到最後服役居然用了10年。這些昂貴的。製造週期冗長的戰艦可不是為了在海戰中像穹甲巡洋艦之間戰鬥那樣拼個兩敗俱傷。如何儘可能的保護自己,如何平衡戰艦活力,速度和防禦的關係才是戰列艦建造的不二法門。”徐傑以便看對方的臉上一邊說道。
“但是義大利海軍配屬了第一流的火力。只要命中,對方的戰列艦難逃厄運。而且我們的戰艦擁有一流的航速,對方很難打中。最後我想說明一下,我們的戰艦的穹甲設計,完全可以抵抗對方的打擊”布林有些不滿的說道。
“在海戰中,雙方的機會是均等的。你可以命中對手,同樣對手也可以命中你。僅僅比對手快2到3節可以保證在戰鬥不利時撤出戰場的機率,但是並不能保證在交戰中不被炮彈擊中。而且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大量中口徑速射炮的列裝,已經讓戰艦在海戰中被命中的機率大增。即使無法擊穿有保護的彈藥庫,提升機,炮塔這些重要部位,僅僅是水線被打成篩子就足夠讓戰艦發生嚴重的傾斜進而進水失控造成沉沒。”徐傑繼續堅持。…;
;…;
“孩子,你說的確實又道理,但是你知道,一條戰艦的噸位是有限的,如何更有效的打擊敵人才是設計師必須要做到的。為了更好的打擊敵人,火力是必須的,為了更好的搶佔戰場的有利形勢,航速也是需要的。至於防護,如果一支海軍可以在陣型上處於優勢,依靠足夠強大的火力是完全有機會再較短的時間內消滅對手的。”布林耐下性子說道。
“真是個老手。”徐傑心裡說道。熟知裝甲與火炮發展歷史的他清楚的知道在鋼面鐵甲發明以前。。無論是鍛鐵裝甲還是鋼甲,在穿甲彈面前穿甲彈面前都是無力的。當時即使厚達14寸的鍛鐵裝甲,在大口徑火炮面前也會被穿甲彈擊穿。所以當時義大利人的思路是與其加上裝甲照樣被打穿,反而不如加強火力和航速,保證能打穿對手的同時少中炮彈。這個理論在1890年前還算有市場。但是一旦當哈維裝甲和克虜伯裝甲出現後,甲和彈的競爭立馬逆轉。在成熟的被帽穿甲彈發明之前,即使12寸重炮的穿甲彈也很難擊穿8寸哈維裝甲,(實戰中更是基本沒有);…;
“但是裝甲技術在進步,您知道,我國的定遠號上就安裝了鋼面鐵甲,而且裝甲後面還有木板層緩衝。防護力已經不是單純的鍛鐵裝甲或者鋼甲可以媲美。同時伴隨著技術進步,中口徑速射炮的大量普及,適當的防護對於擋住彈如雨注的中口徑炮彈變得十分必要。如果依然是輕視防護或者無防護的話,不肖對手重炮動手。即使大量的巡洋艦的速射炮就足夠擊沉一條無水線防護的戰列艦了。”徐傑略微停頓了一下說道。“而過去所倚重的重炮,因為射速沒有本質性的提升,現在對輕防護戰艦的威脅反而不如大量的速射炮。這個海軍發展的方向,您一定也清楚吧。”
;
第十章 拜會布林(三)
“徐,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你知道我國的國情決定我們不可能像英法兩國那樣設計戰艦。如果單純靠火力,航速,和防護都均衡的戰艦去和法國人交手的話。我們沒有任何勝算。畢竟義大利和法國的工業和造船能力上的差距太大了。”布林嘆了口氣說道。
“但是突出火力和航速並不是不重視水線防禦,一條戰艦的效能是要綜合看待的。就比如用一個木桶盛水,如果其中一塊木板比其它的要短一些,那麼即使其它的木板再高,也裝不了多少水。一個木桶的盛水量是由其短板決定的。而一條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