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相呼應,向豫東南和皖北方面發展。崇禎八年正月間,經河南汝寧府東入安徽,遠將洪承疇的兩萬秦兵甩在身後。正月十一日,諸路大軍攻破潁州,處死了原任兵部尚書張鶴鳴;劍鋒直指鳳陽府治、中都皇陵所在。左近的饑民百姓風聞義軍已至;第二日來往營地爭邀義軍攻打中都鳳陽的鄉人便絡繹不絕。
(十九)
當晚軍事會議的議事廳,設在了掃地王張一川的大營,雖然多燒了許多炭火,但因為天氣寒冷,會上還是略備酒菜,讓大家暖身果腹。
掃地王張一川、太平王吳自居'(吳自居字逸安)杜撰)'對攻打中都一事,還頗有些躊躇。吳自居粗通文墨,對鳳陽的民土人情略有所聞,不無顧及地說:“中都鳳陽系皇陵所在,兵額幾近五萬,府治雖無城池,但仍有皇城,內外三層。昔年,成祖朱棣行“靖難之變”,也忌憚鳳陽城堅兵眾。咱家兄弟雖也有幾萬人馬可用,但畢竟終日奔波,未及操練,恐難取勝。”
張獻忠聽罷,撇了撇嘴,捋了捋大鬍子,一手拿著杯子,一手握著一把銀酒壺,將吳自居的杯子斟滿。帶著特有的略有幾分俏皮和輕蔑的笑容,大聲道:“我說吳哥,你比俺老張年長,書也讀得多,咋膽子比個針鼻兒還小?要是這樣,趁早把你那‘太平王’的諢號給了俺老張,打今兒起,老子改叫西營九大王。”
在座的李過、張可望、張定國等大小將領忍不住都笑了起來,
李自成也滿臉的笑容。
張一川一口氣喝乾杯中的酒,抹了抹嘴說:“也不能全怪逸安。咱家兄弟大半都是莊稼里長起來的,做頭領的不是,入夥的弟兄十個也有八個是。一雙手拿慣了鋤,扶的是犁,舞刀弄槍那是被逼無奈。人多又怎樣,還不是一樣被幾千官軍追的東躲西藏?”
“現在確是哀鴻遍野,但壞年成總也有個頭吧?年景好啦,咱手底下那些守著田地吃飯的,哪個還肯和咱們四海為家?說到底,咱家兄弟到頭來無非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被官軍困死,要麼就學宋公明招安歸順。”
“依我看,眼前咱們招兵買馬,嘯聚山林,無非就是讓官府動不得咱們。等到年景好了,再尋個招兒逼他招安。到時候咱家兄弟就算求不到功名利祿,總也能衣食無愁了吧。”
說到這兒,他看了看帳內的眾人,話鋒一轉,又說:“可咱們要是攻打鳳陽,撇開勝負不說。就算破了鳳陽,又能如何?還不是待個兩三天就走。可這樣一來,不就如同掘的皇帝老兒的祖墳一樣。那些朝廷大員、四方的鎮將哪個還不恨咱們入骨?這不是自斷活路嗎?依我之見,咱們還是不取鳳陽為好。”
他話音未落,張獻忠的長子張可望卻“哼”了一聲不屑地說了一句:“孬種。”
張獻忠正對著吳自居,猛然回身,一腳將張可望踹倒,罵道:“頭領們議事,豎子小兒也敢多嘴。滾出去!”張可望站起身來,悻悻地離帳而去。
張一川連連擺手,“敬軒,不用動怒。少年人血氣方剛,年少氣盛,自然是胸藏有雄兵百萬。多打磨幾年就知道世事的艱難啦。咱們還是說正事兒,今晚咱們所議之事,老兄有何高見?&;#61588;
(二十)
張獻忠哈哈一笑,看似粗狂的神情裡卻似乎別有深意。他不慌不忙的自斟自飲了一杯,又把他和張一川的杯子斟滿,這才說道:“今天,本不是飲酒的日子。可俺老張偏偏愛就有著貪杯的嗜好,多喝了兩杯。要是話說錯了,或是不太入耳。大夥兒都是兄弟,切莫見怪。張哥說得對,拿刀拿劍的事本不是咱的本分。但萬事總得求個因果吧。依我說,咱們這事兒錯在官而不在民。這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老子是四川人,萬曆三十四年的時候,四川巡按孔貞一就上過一道奏摺說‘蜀昔有沃野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