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古代俠客博物館”盛大開放,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遊客,“俠客村”再次成為焦點。農產品加工方面,面對市場上大型企業的競爭,祁同偉帶領村民與農業科研院校合作,引進新品種、新工藝,升級包裝,參加各類展銷會,憑藉優質的產品和獨特的營銷方式,成功站穩腳跟。
如今,回首過往,那些艱辛的歲月彷彿是一場場揮之不去的噩夢,但也正是這些磨難,鑄就了村民們堅韌不拔的性格,讓他們懂得了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力量。曾經貧瘠的土地上,如今長出了希望的碩果;曾經為了一點利益爭得不可開交的村民,如今學會了共享發展成果。看著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汲取知識,老人們在舒適的廣場上安享晚年,祁同偉深知,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未來的路還很長,“俠客村”或許還會遇到新的挑戰,但他們有信心,憑藉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守護,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讓“俠客村”的名字永遠閃耀在鄉村振興的星空中。
村裡的路一下雨就成了爛泥塘,孩子們上學深一腳淺一腳,濺得滿身泥水。為了多掙幾個錢,村民們守著那幾畝薄田,眼巴巴盼著莊稼成熟,賣個好價錢。
可真到收穫的時候,大家又犯了難。糧食販子壓價壓得厲害,村民們為了一兩毛錢爭得面紅耳赤。祁同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知道,再這樣下去,村子沒啥盼頭。於是,他帶頭到處找銷路,聯絡城裡的親戚,打聽有沒有工廠願意收糧食,哪怕價格能高一點也好。
後來,聽說搞生態旅遊能賺錢,祁同偉又和幾個有幹勁的村民合計,利用村子周邊的山水,搞起了簡單的農家樂。剛開始,客人寥寥無幾,大家心裡沒底,投入的錢打了水漂,有人開始埋怨,覺得這是瞎折騰。但祁同偉不服輸,他琢磨著,得有點特色才能吸引人。
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村子古代有俠客隱居,一下子來了靈感,決定打造“俠客村”。設計武俠風活動可不容易,道具、場地、規則,啥都得從零開始。村民們文化水平有限,為了弄懂武俠文化,熬夜查資料,還向懂行的人請教。活動搞起來了,遊客漸漸多起來,村子有了點生氣。
然而,好景不長,周邊村子眼紅,紛紛跟風。一時間,“江湖”變得亂糟糟,俠客村的遊客被分流,收入銳減。村民們焦慮萬分,有人提議降價競爭,有人想放棄特色,迴歸老本行。祁同偉堅決不同意,他覺得這是捨本逐末。
為了深挖特色,祁同偉帶著大家翻山越嶺找遺蹟。有一回,在山裡迷了路,又累又餓,差點出不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找到了疑似俠客留下的物件,這才讓村子的品牌有了轉機。
籌備新景點時,資金是個大難題。村裡沒錢,祁同偉就厚著臉皮到處跑,找政府、找企業,磨破了嘴皮子。技術上,保護文物、佈置場地,都是大挑戰。村民們邊學邊幹,沒日沒夜地忙碌。
就在新景點要開放的時候,一場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把路毀了,景點也受損。村民們看到辛苦的成果毀於一旦,大哭起來,覺得老天太不公平。祁同偉強忍著淚,給大家打氣:“咱不能就這麼認了,修修補補還能重來!”
大家振作起來,一起搶險救災,修復景點。重新開放後,遊客蜂擁而至,俠客村又火了。農產品加工這邊,為了應對競爭,祁同偉帶著村民引進新品種、升級工藝、重新包裝。參加展銷會時,他親自站臺,操著一口方言介紹產品,那股子實在勁兒打動了不少人。
如今,俠客村富起來了。村裡蓋了新學校,孩子們能好好學習;修了大廣場,老人能悠閒散步。回首過往,滿是艱辛,曾經窮得揭不開鍋,為點利益爭得不可開交,現在想想,那些苦難也是財富。
曾經,貧瘠的土地產出微薄,收成稍有不佳,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