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關係找門路也不刻意結交權貴,好像有了公務員身份之後就滿足了,準備下半輩子躺平混日子。
這一躺就是六年,活活躺死了穆宗皇帝朱載坖,迎來了神宗皇帝朱翊鈞。新朝新氣象,萬曆二年(1574年)機會來了,分配到一個不錯的工作,會試同考官。
別看這個活兒實權不大,但只要操作得當也不是沒有機會露臉。朝中大臣們誰也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考生裡面肯定有他們的家屬、親戚、朋友、同鄉。做為主考官略微表達表達善意,保不齊就能被某位大佬心領神會。
結果這次會試裡還真有個大人物的親戚,很大,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大兒子來了。其他考官們無不上趕著巴結,唯獨沈一貫秉公辦事,愣是讓這位首輔之子名落孫山。
就在他人以為沈一貫要倒黴的時候,這位老哥居然升職了。雖然只是個沒啥實權的翰林院編修,畢竟也在級別上有了進步。
至於說張居正為啥不報復,有可能是事情太多忘了,也有可能是懶得和個無品級的小官糾纏。以張閣老的身份地位,只要想幹涉,隨時隨地能給兒子弄個二甲前幾位。
反正吧,沈一貫逃過了一劫,可他並沒汲取教訓,繼續在嘬死的路上加速狂奔。三年後張居正的父親死了,按照明朝祖制,不管什麼職務此時也得辭官回家守孝,三年之後才能重新回來等待分配工作。
此時萬曆朝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要是突然離開三年,之前幾年的功夫就全白費了。於是張居正在徵得李太后和皇帝同意之後,自導自演了一出小鬧劇,奪情!
他先寫個辭呈遞上去,再找幾個關係不錯的同僚上疏奏請皇帝,擺事實講道理,核心思想就是大明江山可以誰都沒有,唯獨不能缺了張閣老,一天都不能!
有了這個由頭,皇帝就可以下旨奪情了,以公事為重當理由拒絕張居正的辭呈完全符合規定,還能彰顯君臣風骨。
為了讓劇本更加精彩,張居正第一次沒同意皇帝的奪情還據理力爭,死氣白咧的非要回家守孝。經過再三辭職、挽留,最終驚動了皇太后。老太太一份懿旨發下來,幫著皇帝一起勸說首輔要以江山社稷為重。
這時張居正才看在太后和皇帝的面子上不情不願、非常違心的置孝道於不顧、舍小家為大家,繼續堅守在內閣首輔的崗位上,為大明江山嘔心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