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大道至簡、不要長篇累牘,合算都是說別人的,太不要臉了!
“想解決邊患必須先弄清楚它們的組成以及發展演變,由此推斷出誰才是最大的威脅,再重點針對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目前與我朝征戰不斷的主要有兩個勢力,韃虜和建虜。先說韃虜,洪武三年,大明軍破應昌路,元惠宗妥懽貼睦爾的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北走和林稱帝,國號仍稱大元。
洪武五年,徐達、李文忠、馮勝北伐未果,大明與大元南北之勢乃成。洪武十一年,脫古思帖木兒繼位,稱烏薩哈爾汗。
洪武二十二年,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元軍,俘虜天元帝幼子地保奴。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和長子天保奴等數十騎逃走,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殺死,忽必烈一脈傳承中斷,大元名存實亡。
從此之後草原大漠上各部落內鬥不斷,短短不到百年出現了十多位大汗,分別來自忽必烈後裔、阿里不哥後裔、窩闊臺後裔、成吉思汗的弟弟和薩爾後裔,以及瓦剌人,甚至有兩個大汗並立的時候。
直到也先死後蒙古大汗之位才輾轉回到了黃金家族手中,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個女人,叫滿都海。她是成吉思汗十二世孫滿都魯可汗的妻子,在丈夫死後為了確保可汗之位傳承,嫁給了滿都魯侄孫的兒子,巴彥蒙克。
當時她29歲,巴彥蒙克只有4歲,按照咱們漢人的習慣,巴彥蒙克等於娶了曾叔祖母。也就是這個女人把巴彥蒙克培養成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最終成為了蒙古大汗,也就是達延汗。
武宗皇帝曾經御駕親征在應州和蒙古小王子打過一仗,這位小王子就是年輕的達延汗。雙方十多萬人拼殺了幾個時辰死傷不過百,真是場大捷啊!
諸位愛卿,假如有一天朕率領大軍出關迎敵,陣斬對方几百幾千,你們又該如何使用春秋筆法?以後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最好不要出現在本朝。
臉面固然重要,教訓更重要,只有肯承認錯誤才能安心總結經驗教訓,讓後輩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不要一次次重蹈覆轍!”
自打登基之後,洪濤在朝會和御前會議上有過幾次長篇大論的機會,但內容多是朝堂裡的紛爭,格局都比較小,不是很過癮。
今天可算逮著一次大戰略話題了,教育的還是明朝頂尖官員,情緒必須十分飽滿。然後老毛病又犯了,說著說著就跑題,還開地圖炮,藉著分析前朝戰役把本朝官員也統統一起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