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劃拉著,似乎在考慮接下來的話該怎麼說。好半天,李四平問道:“逸風,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啥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叔知道你是大學生,在外面上學見的世面也多,知識面也寬廣,肯定能給叔出個好主意。
你看啊,咱們村裡男女老少的加一塊兒千數口子人,真正的富裕戶沒幾家,大多數人家就靠著那幾畝地種些糧食過日子,這日子過的緊巴巴的,遇上好年景還成,一旦老天爺不開眼,趕上汗了撈了的,糧食減產,大家的日子就不好過,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啊。”
聽李四平這麼一說,李逸風也感慨不已,李家村的情況李逸風是清楚的,就像李四平說的一樣,總人口超過一千的李家村,老百姓基本上是靠天過日子,因為背靠大山,道路崎嶇,使得李家村乃至整個雙山鎮的發展都受到了極大限制。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李家村人來說,背靠兩座光禿禿的大山,還真就沒沾上山的什麼光,靠西邊的一座山上,除了漫山遍野盛開著的映山紅還能吸引人眼球以外,僅剩的一線作用就是遮擋陽光,使處在兩山之間的李家村夏天不至於炎熱無比了。
東邊那座山上更是……想到這裡,李逸風愣了一下!大腦皮層深處的記憶像是被繩索牽動了一下,波濤洶湧地往外直冒。
前世的2005還是06年李逸風記不清楚了,村裡一家人去山上採石頭準備蓋房時,無意中挖掘出一塊雲母類礦石,這家人覺得好奇便拿回了村中,巧合的是村裡李元林在省城礦業廳工作的大兒子回來探親正好在家,聽人說起了有人在山上採回來一塊礦石,他覺得稀奇便過去看了下。
李元林的兒子畢竟是專業人士,這一看不要緊,職業敏感性很強的他當即覺得這塊礦石中很可能帶有稀土元素,他決定連夜帶回省城進行化驗取樣,如果真在這座山上發現了稀土礦,那可是震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事。
化驗結果很快出來了,那塊被帶到研究所的礦石確實是稀土礦,李元林的兒子得到結果後興奮異常,當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省礦業廳領導知曉,該領導顯然是個官場老鳥,眼下這麼一大筆唾手可得的政績自然不容許旁落,沒怎麼考慮便派了一個工作小組深入到李家村駐紮,對東山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勘測。
勘測結果令大家振奮異常,東山上不僅有稀土礦,並且礦脈走向為東西方向,傾向210°——245°,傾角60°——75°,儲存量相當豐富,如果開採出來,對豐富國家稀土資源的儲備將會起到莫大的作用。
而後,經過層層上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東山礦業公司應運而生,今後的數年中,李家村的父老鄉親因為背靠稀土礦這一巨大資源,很快脫貧致富過上了好日子。
李逸風還是從電視新聞報道中和老父親打來電話的講述中得知這一訊息的,當時也為家裡人能過上好日子興奮了好長時間,沒多久,這一事件就在他腦海中漸漸淡忘了。如今想起來,還要多虧李四平不經意間的提醒。
李逸風心裡有些激動了,但轉念一想,這事兒還不能讓李四平知道,主要是沒法解釋啊。再有,他也存著私心雜念,既然決定在體制內拼搏一番,這份政績李逸風就不打算拱手讓人了,沒辦法,誰讓自己具備重生的優勢呢?
“四平叔,你說的情況我都瞭解,你看這樣好不好,我明天回縣城後好好琢磨琢磨,一定想個好辦法讓咱們李家村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您給我半個月時間,如果我辦不到,那就真沒臉回村裡來了。”思慮良久,李逸風大包大攬的說道。
看的出來李四平很高興,對李逸風的話,李四平是深信不疑的,同時心裡對李大海有這麼個能幹的兒子羨慕不已。
李四平笑著站了起來,說道:“你叔還能不信你咋的?漫說半個月,一兩個月叔也能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