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孩子,”楊伯鏞說,“他的名字叫王治郅。”
姚明聽得很專心,那是他第一次記住王治郅這個名字。
“王治郅比姚明大三歲,”楊伯鏞說道,“但是已經有2米11的身高,而且顯示出了巨大的天分,已經進了八一青年隊。從發展上來看,他要領先於姚明。”
姚明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可是在內心,一絲妒忌刺痛了他的心。“那是我第一次把目標對準王治郅,”他後來對記者徐濟成這樣說,“我想變得和他一樣好。”
不管楊伯鏞是不是故意的,他點燃了年輕球員心裡那根競爭的導火索,那是姚明父親在經濟上給予獎勵,和他母親用哈林籃球隊的球票都沒能達到的效果。姚明對籃球的熱情還不是很強,可他突然有了一種驅使自己去提高籃球水平的理由:在北方,一個神秘的男孩比他所能想像的還要好。
自從王治郅在那個冬夜裡離開家,來到北京郊區的八一隊基地,已經兩年過去了。從那個晚上開始,大郅的童年其實就已經結束了,現在這個十六歲的小將正要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能從青年隊畢業,進入中國最強的籃球隊。他的身體協調性很好,身高也長了不少——已經長到了讓人驚訝的2米13——而且沒有失去當初最吸引教練眼球的速度和靈敏性。
大郅已經習慣了有些孤獨的軍營生涯,灰色的軍營和運動場,從外表看和那個頗有些浪漫意味的名字——紅山口搭不上界。這個基地仍然帶著一些神秘色彩:中國最好的軍事學院,國防大學就坐落在這裡。不過對王治郅來說,紅山口這個名詞籠罩的光環,更多和這裡創造出的優秀的運動成績有關。他經常帶著一種對那些創造出優異成績的同志的崇敬心情,走在基地宿舍樓裡。那裡有世界冠軍和奧運金牌獲得者,從體操隊到游泳隊、乒乓球隊和排球隊。籃球選手,就處在一群這樣的優秀運動員裡。
小時候大郅曾經坐在家裡製作模型軍艦和坦克,並且假裝自己是個戰士,那好像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他並不怎麼想念以前讀書的時候,不過他曾經養成了和父親一起騎車從球場回家的習慣,一個小時的車程,讓他們有時間聊聊人生,聊聊籃球,或者母親會在家裡準備什麼好吃的。現在他每年只能和父母見三次面,在一起的時間總是很短,以至於還沒有找到和家人在一起聊天的感覺,王治郅就要準備回球隊報到了。父母非常想讓一切維持原樣,可兒子在離家的那段長長的時間裡總是長得飛快,以至於下一次回來他又讓人覺得不一樣了,一種距離感就這樣產生了。每次王治郅在回家短短地過上幾天後準備回部隊時,他的父母總是會千叮嚀萬囑咐,為他準備吃的,準備新的襪子,還有一些他很少有時間去讀的書籍。很久以後,他們才明白大郅很早就明白的現實,兒子已經不僅僅屬於他們兩個人了。部隊已經成了他真正的監護人,他要遵守部隊鋼鐵一般的紀律。
八一隊已經確定選拔大郅去他們那裡打籃球,不過和其他任何一個部隊的新兵一樣,他首先要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花上幾周時間,在新兵營穿著軍鞋,練行軍佇列,負重跑,在泥地裡匍匐穿越鐵絲網。解放軍部隊裡最高大的新兵經受了和所有其他步兵一樣的艱苦訓練,不過有一個專案,不出軍訓指揮員們的意外,他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他在射擊上的表現和他在球場上的中距離跳投一樣致命。
後來幾年裡,大郅和八一隊的年輕隊友們一起,每年都會到郊區進行幾周的軍事訓練。其餘時間,他們會每週穿一次軍裝,有時候次數還要少一些,和普通戰士們一起行軍。軍訓並不僅僅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