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得,還好意思在眾人面前說話!”李見張故意尋釁滋事,也就不客氣了,笑著對他說:“這總比你做錯事不認賬還強出一點吧!”李的話實際是事出有因,張在損壞了別人的東西后,非但自己不承認,還欲嫁禍於人,但又被人揭穿。因為這件醜事人人皆知,因而李的話一出,眾人皆知其意,大家默然相視而笑。張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欲辱人而自取其辱。
沒有法度和遊戲規則的競爭必陷於混亂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孟子認為,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即使有師曠那樣好的審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堯舜的學說,如果不實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現在有些諸侯,雖然有仁愛的心和仁愛的名聲,但老百姓卻受不到他的恩澤,不能成為後世效法的楷模,這是因為他沒有實施前代聖王的仁政的緣故。
所以說,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詩經》說:“不要偏高啊不要遺忘,一切遵循原來的規章。”遵循前代聖王的法度而犯錯誤的,是從來沒有過的。聖人既用盡了目力,又用圓規、曲尺、水準、繩墨等來製作方的、圓的、平的、直的東西,那些東西便用之不盡了;聖人既用盡了聽力,又用六律來校正五音,各種音階也就運用無窮了;聖人既用盡了腦力,又施行仁政,他的仁愛之德便覆蓋於天下了。
選賢才是因為“惟仁者宜在高位。”一旦不仁者竊據了高位,奸邪當道,殘害忠良,必然就會是非顛倒,黑白混淆,世風日下,天下大亂。歷史事例不勝列舉。所以,一定要注意領導幹部的選拔。這兩個方面在《論語》、《孟子》中都一再強調。而“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說法成為了人們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尤其是面對日益緊張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新事物新現象冒出來,其是與非,正與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難以評說。這時候,大家對“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所以,要求健全法制法規的呼聲日益強烈。
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畫出矩形和圓形來。我們的生活,辦事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否則,各行其是,準會亂了套。
唐玄宗時,有李適之和李林甫兩位宰相共同輔政。二人面和心不和,互相勾鬥,但表面上還很客氣。
唐玄宗沉湎酒色,窮奢極欲,弄得國庫日見空虛,滿朝文武都很著急,思謀開源節流之計。最後,皇上也感覺到了財政威脅,下詔讓兩位宰相想辦法。
形勢所迫,二人都很著急。但李林甫最關心的卻是如何鬥倒政敵,獨攬大權。看著李適之像熱鍋上的螞蟻,李林甫生出一條毒計來。
散朝之後,李林甫裝作無意中說出有人在華山淘出金子的訊息。他看到李適之眼睛一亮,知道目的達到了,便引開話題說別的。李適之果然中計,忙不迭回家寫起奏章來,如何開採華山金礦、以應國庫急用云云。
唐玄宗見到奏章大喜,忙召李林甫來商議這件事。李林甫裝出欲言又止的樣子,玄宗說:“有話快講!”李林甫壓住了聲音裝作神秘地說:“華山有金誰不知?只是這華山是皇家龍脈所在,一旦開礦破了風水,國運難測。”玄宗聽罷一愣,陷入沉思。李林甫見皇帝臉上出現了不悅之色,忙說:“聽人講,李適之常在背後議論皇上的生活小節,話說得很難聽,說不定,這個開礦破風水的主意是他有意——”玄宗心煩意亂,拂袖而去了。李林甫見目的達到,心中暗喜。
自此,玄宗見了李適之就覺得不順眼,最後,找了個過錯,把他革職了。朝廷實權,便落在了李林甫手中。但如此踩著別人肩膀上,失去正當的競爭規則,使唐朝到處人心惶惶,國家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