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之前,我才去過一次,到那買日本人的書。離我們中國人區最近的是日本陽明小學校。1948年吉林市解放後,改為吉林聯合高中,我在這從高二下讀到高三,1949年畢業。主樓內有室內體育場兼大禮堂,這在當時是非常奢華的。所有教室都有寬敞的室內通道相連,非常舒適,至今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吉林日本陽明小學主樓(日本人十分崇拜中國明代王陽明的學說,故得名)
陽明小學教室
這是陽明小學的邊沿教室,室內有通道達各教室。圍牆外站著一群中國小孩,與牆內的日本小學生比較,天壤之別,可見“滿洲國”之一斑。
陽明小學的小學生勞動作業(1940年攝)
建於1937年日本移民女子中學校,四年制。(1938年攝)
日本人居住區(1931)
吉林的日本人居住區,他們多是一家一個小庭院,日本女子婚後很少出來工作,成為家庭主婦,侍候丈夫,養育子女,非常溫順;男子則“大丈夫主義”,每天早晨上班,妻子都送到矮矮的院牆門口,下午下班時間要在門口等候,迎接丈夫;丈夫回來,趕快把手提包接過來。所以,當時有中國人對此很羨慕說:娶個日本媳婦,多好!照片中,路邊有兩個日本婦女,看樣子是在等待丈夫下班。一位日本婦女還帶著一個小孩,很期盼的神態。這張照片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拍攝的。說明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人已經深入中國東北腹地。照片中的日本人顯然是打算長期居住的,不走了。
日本人商業區(1939)
這是日本人的商業區,近處兩層樓房門上書有“滿洲國興業銀行”字樣。門前行走日本婦女和兒童,女人打著陽傘,身著和服;兒童頭戴白色遮陽帽,女孩則穿小裙子,十分洋氣。今天這些小孩的年齡應該與作者差不了多少。
日本人娛樂區(1941)
這是吉林市日本人的娛樂區三緯路,照片左是日本人開設的百貨商店,街上行走的多是日本人。照片右是“聚合館”,是專為日本人演出歌舞的劇場。附近有舞廳、咖啡館、飯館、妓院。日本的*有兩種,一種藝妓,以表演日本舞為主,而不出賣肉體;另一種就是出賣肉體的*了,日本,這兩者都很多。日本藝妓的地位比*高,以藝為主,而*則以*服務為生。(1949年攝)
日商聚集的南馬路(1941)
日商集聚的南馬路,你會看到與舊城完全不同的日本風格。這裡出現了日本人的小轎車和載重汽車。豎立的廣告招牌寫著“麒麟啤酒”字樣,這是日本的著名啤酒品牌。馬拉車都是中國人駕馭的,日本人沒有幹這種下等工作的。照片是1941年拍攝的,氣氛還是一片和平景象,看不到戰爭的痕跡。實際上,日本已陷入侵華戰爭四年了,正在醞釀更大的冒險,對美開戰的前夕。
吉林日本神社
日本人走到哪兒都要修廟,他們叫“神社”照片是吉林的日本神社,裡面供奉日本人的神靈“天照大神”,是日本人的“祖宗”,有點像中國的“炎黃”一樣。日本是以神道立國的,說:日本遠古天上有800萬天神;“天照大神”是最傑出的創世之神。她的後代神武天皇統一了日本,日本叫“八宏一宇”。日本人說,“天照大神”創造了天皇。從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始,到昭和17年,(1940年),恰好2600年,稱“萬世一系”,日本大肆慶祝。當時,吉林市也不例外,慶祝日本皇紀2600年大典。我們小學生,也都在學校組織下到日本神社參加慶典,撅著屁股向“天照大神”鞠躬。此時我們這些十來歲的中國孩子想什麼呢?我們覺得是“跳大神”。“大神”一詞,在東北指那些“巫師”,用巫術給人治病,騙錢,叫“跳大神”。這樣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