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眾圈內前輩,這樣左一句右一句‘先生’、‘您’的恭稱,王小濤被弄得很不自在。
但是沒辦法,在這些真正把古玩當做生命的前輩們心中,圈子裡不論年紀大小,達者為先,於是他只能是無奈的接受這樣的恭稱。
對於這幾位古老的老夥計們,所拿出來的全部東西,王小濤都根據腦海中響起的鑑定聲,那所呈現出的從製作開始到流傳至今的一幕幕畫面,逐一給出了詳細的鑑定情況,以及一錘定音的鑑定結果。
“梅瓶出現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器型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長而接近於只想,底部比較小,器型的最小直徑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處理手法多樣,常有稜角分明的轉折,各地磁窯都有燒製,但以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圓渾厚實,沒有明顯的線角轉折,肩部向上抬起,線條飽滿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裝,足部結束部分稍向外撇。肩部有青花楷書‘內府’二字,當屬宮內用器。”
“清乾隆梅瓶則以肩部豐滿著稱,幾乎成一條直線,腰部以下收得較直,著重圖案化,龍紋較為死板。”
“嘉慶年間的梅瓶造型多樣,有的向寬短髮展,有的向瘦長髮展,胎體與乾隆時期區別不大,釉色的白度較乾隆時高,但釉的質地較乾隆時期有所下降。”
“所以梅瓶如果說宋代的造型挺秀、俏麗,傾向於女性特徵的話,那麼明代的梅瓶則是雄健、敦厚,傾向於男性特徵,而到了清代的每名,則因造型比例不當,給人以不協調和不完整的感覺,不及明代水平,價值自然也要大打折扣。”
“這樣一件青花纏枝牡丹梅瓶,瓶唇口外撇,短頸溜肩、下漸收至底,通體青花紋飾,肩部繪製牡丹及牡丹花瓣紋,瓶肩部有青花楷書‘大名萬曆年制’橫行六字款。”
“特徵完全符合明青花梅瓶的一切特徵,乃是萬曆青花梅瓶中,難得的精品!”
王小濤很快就對第一件的梅瓶,先是給出了自己對於梅瓶的分析介紹,然後是鑑定結果。
接著是第二幅的卷畫,第三件的印章,以及第四件的香薰爐,然後是陸陸續續的其它東西。
“天香凌波圖,吳昌碩七十六歲繪製之作,著錄於吳昌碩作品集,吳昌碩筆下的牡丹,大多燦漫盛開,‘莽潑胭脂’,光彩動人,葉用青花點出,濃墨勾筋,枝繁葉茂,紅花綠葉,相映成趣,用筆豔而不驕,麗而不俗,用墨腴潤蒼渾,爛漫沉著。”
“吳昌碩做牡丹,必有石頭相伴,且石頭……”
“田黃石橘皮紅龍鈕印章,清代製作,該橘皮黃田黃凍印章的用料,為田黃石中的極品,石質溫、潤、細、膩、凝、結,六德佳俱,且異常通靈。其雕工異常精美,圓雕與浮雕並用,三螭爭雄,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曠世珍品!”
“御製銅胎鎏金掐絲琺琅嵌寶石燻爐,琺琅器即金屬胎琺琅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琅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工藝製品。該燻爐分上、中、下三層,通體銅胎體,再用金屬掐絲製成各種圖案,填上琺琅各色彩釉,再用各種寶石鑲嵌,有翡翠、瑪瑙、綠松石、紅珊瑚等名貴寶石,華麗非凡。”
“……”
王小濤將所有東西,逐一給出鑑定結果後,自始至終的表現都很平靜,就好似這些東西,哪怕是價值再高再罕見,都無法讓他心生任何波瀾一樣。
如此心境,讓眾人再次刮目相看。
其實倒也不是王小濤真的無動於衷,而是基於自己得到了的神眼一族先祖的傳承,把這些都看淡然了。
憑藉神眼天瞳的各種特殊能力,別說是這些東西,就算是那些曠世奇珍,也很難在他心裡掀起波瀾。
更何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