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報告無一例外的都是武器調查報告,這些報紙直接來自一線官兵。
“現裝備莫式79步槍射速慢、少數步槍偶有槍機過硬、79步槍彈威力過大,部分士兵對其有心理恐懼,希望換用衝鋒槍或日式步槍……”
在報告上羅列著武器使用報告,作為一名文職軍官,對於武器丁力傑並不瞭解,可從這些調查報告中,他卻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士兵們對武器的要求,而最終,這些報告會被轉往聯勤處,由聯勤處協調武器供應商對武器加以改進。
“二四式衝鋒槍重量輕、射速快、火力猛……槍管單薄,戰i}中受撞擊後可能造成扭曲……”
“二六式兩用機槍,精度高、可靠性好,一線班組普遍反應30發彈匣容彈少,希望換用排用機槍彈鼓,最好另行研製50發彈鼓……”
“二六式重機槍……”
林列著調查報告所列的優點不足,慢慢的丁力傑寫了幾十張紙,最後又加以匯總,重新編寫了一份報告,這僅僅只是一個師的武器使用報告,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傳到他的耳中。
“真是的,居然會發生這種事情!”
突然的抱怨聲讓丁力傑一愣,是李幕,他是北平大學的文利生。
“李幕,怎麼回事?”
“你看,就因為一座橋!”
李幕拿著手中的幾份報告,不滿的嚷喊道。
“什麼?”
辦公室內其它人都好奇的看著他,橋和武器有關係嗎?
“就因為一座橋,獨立戰車一團不僅損失了一輛二六戰車,而且還喪失了重創日軍一個聯隊的機會!”
李幕拿著報告,在那裡唸了起來。
“二六式戰車防禦良好、火力優良,裝甲厚,但其速度慢,越野最大時速僅十五公里,僅比步行快,但l2。7噸自重較大,通行能力差,在戰場上有諸多鄉間河流阻擋,其中絕大多數橋樑不具備戰車透過,只能採用工兵加固或重新建橋的方式加以透過,在料莊,為追擊日軍,一輛戰車冒險透過村橋,橋樑發生坍塌……你看,就因為一座橋,不單戰車陷到了河裡,就連原本能全殲的一個聯隊,也跟著逃了。”
為部隊可惜著,李幕又嚷道。
“真是的,難道戰車就不能造輕點嗎?”
“二六戰車已經不錯了,你們知道後來為什麼重型戰車營沒有投入使用?”
利長放下手頭的工作,站起來看著大傢伙說道,或許對於外界而言,壓根就沒聽說過重型戰車營,但對於聯勤司令部裝備調查利的人們來說,卻對重型戰車營有著一定的瞭解。
“我去戰一旅的時候,聽戰一旅的參謀說,重型戰車營之所以後來沒投入使用是因為成本問題!”
“成本問題?”
丁力傑疑惑的問道。
“重型戰車造價太高?”
“不是!”
利長笑搖著頭,臉上帶著可惜之色。
“為了讓重型戰車營進入戰場,投入了兩個工兵團,修了十三座野戰橋,十三座野戰橋的工料都夠造一輛重型戰車了,出了邯彰,這麼大的河北省,除了鐵路橋之外,能供重型戰車透過的橋樑不超過五十座,可從邯彰到北平,單就是需要過的河,都不下兩百條,過一條河,就得修一座橋,等打到北平,修橋的工料都夠武裝一個戰車旅了,後來發現日軍的戰防炮打不穿二六輕戰,自然的,就全靠輕戰了,可就是輕戰……”
“就是輕戰,也太重了!”
李幕揚了揚手中的報告。
“可不是嘛,l2。7噸,這是什麼概念,新北的一輛卡車滿載也不過十噸,可就那,出了邯彰,也就是在江浙的國防公路上能拉滿貨,現在新北的卡車,賣的還不如農機公司的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