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換思想就換人。”
飛剪船其實是西方快要進入工業時代的產物,為了追求高航速,一律採取低船舷、高桅杆、橫帆設計,船體長寬比例也由傳統的二比一或三比一直接變成極其誇張的六比一。
這種船在海上能夠緊貼海面航行,時速往往達到三十公里以上,而且風浪越大,它越興奮。只要桅杆不斷,帆不破,完全可以達到是行千里的要求。有的實驗船隻在特殊海域甚至能達到時速一百公里以上。
但是,這種設計缺點也很突出。
由於掛帆太多,需要的水手相應也要增多,往往佔到船員的三分之二。
由於桅杆過高,一旦遇到颱風,如果不及時收帆,容易被刮斷。
由於橫帆經常在大風高強度下工作,很容易破損。如果不幸被強風吹破,整個帆也就報廢了,不能繼續航行。不像華夏的硬帆那樣,中間有橫條加固,破了還能繼續用。
這種船船體寬度一般控制在十米以內,空間有限,不方便安置大炮,多作商船運輸絲綢、茶葉、瓷器等緊俏貴重的貨物使用。
而且,這種船緊貼海面飛速航行,一路迎風破浪,相當的刺激,不大符合華夏人刻在骨子裡的保守習慣。一般的商人也不敢使用這種船隻
這種設計太過前衛,即使在西方,飛剪船也曾一時被稱為海上妖孽。
但是,歷史已經證明了飛剪船的巨大商業價值。工業時代初期,西洋鬼子就是靠這往來如飛的飛剪船在世界各大洋往來穿梭,控制了東西方世界之間的貿易,甚至用它運輸鴉片敲開了國人的大門。
所以遼王還是以不容質疑的語氣讓船廠大規模建造飛剪船。
遼王相信,如果坐上這飛剪船,恐怕今後到應天,往返不到一個月,到南洋往返可能不到兩個月。
這樣的商船速度提高一倍,使用效率也會相應提高一倍。換句話說,每年創造的價值也會增加一倍。
在遼王的威壓下,沈正終於放棄抵抗,開始大規模主持建造飛剪式帆船。
沈正儘管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喜歡獨立思考問題,但見到遼王他還是獨立不起來。好多東西大家爭來爭去,最後證明還是遼王的意見最正確。
撫順工業區各廠開工後,遼王又去了一趟撫順,發現隨著遼東對鋼鐵需求量越來越大,遼東周圍幾條河流已經不堪重負,出現不同程度的汙染。
他覺得,在遼東還沒有發展治汙能力的情況下,還是主動關停渾河上的幾個金屬冶煉廠吧。
銅廠就轉移到董興當年在鴨綠江上游發現女真人兵工廠和銅礦的地方,反正現在女真人已經形成不了氣候。部分冶鐵廠也轉向長江沿線轉移,交給楚王。
有錢大家賺,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又一番操作下來,不僅內地商人覺得在跟遼王后面收破爛,就連楚王、蜀王、湘王等王爺也感覺跟在遼王后面像是在撿剩飯吃。
但是大家又有什麼辦法呢?以前沈家二公子沈至就在沈莊面前抱怨過此事。
沈莊就說過:
“你有產品,他有渠道;你有渠道,他有市場;等你有了市場,他又控制著資源;等你找到了資源,他又開發了新的產品;等你也有了新產品,他卻始終掌握著研發新產品的核心技術和團隊……”
“更要命的是,遼王他小老人家是真正的官商,不僅能左右朝廷政策,整個大明海軍都在他手中!”
“要不是他給了沈家一張兵部批文和加蓋太子寶印的敕書,沈家上千人的海外貿易船隊早被大明軍師當成倭寇海盜給砍了……”
“沈家也不要太貪心,我們就跟著遼王發財是了,光是南洋香料每年都要賺上百萬兩銀子……”
沈家家主沈旺聽說此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