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和平共處,才會有你們更大的發展空間。”
林海豐說著,衝丁力三和餘忠扶招招手,將面前展開的一張婆羅洲的簡易地圖叫兩人看,“如今咱們的特別區是生存在一個夾縫之中,北面有英國的北婆羅洲公司,還有美國的部分勢力,西面同樣是處於英國勢力下的檳城和新加坡等基地,而南面還有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由於遠離天朝內陸,咱們的特別區要想永遠地生存下去,就必須還要向外擴充套件,拓展咱們的生存空間。眼下擴充套件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向東,現在東婆羅洲還沒有列強的勢力介入,咱們要搶先動手。另外一個是向北,從英國人和美國人那裡搶。”
說到這裡,林海豐拿起面前桌上的菸斗,一邊裝著煙,一邊瞅瞅李秀成。
………【第五一五章特別區的發展大計】………
“林委員剛才的話,只是對咱們這幾個人的小圈子來說的,”李秀成望著丁力三笑了笑,“要是對外,當然就不能說的這麼露骨。你們作為特別區的最高軍政首腦,必須在頭腦裡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種只會顧及眼前的那仨瓜倆棗的現實盤算,針頭線腦的眼前利益,還有那種滿足於十天半月的短期行為的小農思想是堅決要不得的。不善於盤算未來的人,他就不會有未來。在這個婆羅島,單單指望永遠地生存於眼前腳底下這塊土地,那不僅是極其不明智的,而且也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在發展和建設的同時,就必須要向外開拓更大的迴旋空間。”
聽到這裡,丁力三下意識地扭頭看看身邊的餘扶忠,但他從餘扶忠的臉上好像什麼都沒有看出來。在他的意識裡,眼下的蘭芳特別區其實已經不小了,因此也就從來沒有想過是不是應該繼續擴張一下的問題。另外,雖然他們過去一直與婆羅島上的那些蘇祿百姓相處的還算不錯,但他,他也相信他周圍的絕大多數人其實在心裡都會對那些蘇祿人很是不以為然。這還不僅僅是蘇祿人信奉伊斯蘭教的問題,也不是因為習俗上的格格不入,關鍵問題是當地的蘇祿人啥都不會、啥都不懂不說,還懶得出奇。也正是因為如此,早在大唐採金公司期間,境內原有的那些伊斯蘭信徒們,就大部分都離開了這裡。大唐採金公司是珍惜每一個境內的國民,但是他們也不會白白地去供養那些既捨不得床頭,更不願意出力,天天等著真主從天上丟大餅的憊懶之人。
往東去。【要找最新章節?就上】那就又得跟成群的這種人打交道,丁力三一想到這裡腦袋都大。更何況,現在已經與大唐創始人羅芳伯當初開創基業的時候大不相同了。雖然他也像當年地羅芳伯那樣,依舊還是如今的蘇祿蘇丹王宮裡的常客,但特別區賴以生存的那經過了幾十年開採之後,還是採之不完的綿延近百里的金山,早就引發了那位蘇丹的紅眼病。一旦那位蘇丹犯了狗脾氣,東擴勢必就要引來戰爭。至於說到向婆羅島的整個北部發展,那丁力三更是連想都不敢想,那可是大英帝國的勢力範圍。一旦到了他們嘴裡的東西,哪是會輕易地就肯讓別人再奪走地。
要說起來,也難怪丁力三會有這種一想到戰爭就含糊的心理。從當年大唐採金公司定都東萬津,到現在已經八十餘載。儘管他們有設定齊全的司法、軍事、財政、經濟、教育五部,基層政權甚至還發展到了每一個村落,但在一直採取舉國皆兵策略的同時,他們卻從來也沒有成立過一支專門用於國防地武裝力量。在他們看來。這樣的做法對於那些海盜和土匪來說,就已經足夠了,而對外,只要對別人付之以誠意,也就不會有戰爭。尤其是現在,特別區已經有了天朝派來的紅軍負責守備,而天朝威名海內外皆知,誰還會輕易地來跟咱們做對呢?當然,他不反對特別區加強軍備。他明白了沒有正規強大的軍隊,就不會有和平安寧地道理,但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不能借此機會悶下頭來好好搞建設,非要老去擔心別人會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