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紮了!”
顯然,這是古麗娜巴的忠實粉絲。
“樓上的去古麗娜巴吧那邊討論吧,別在這裡煩我們,一個明星而已,能和華夏的院士相提並論?”
“同意!”
“+1!”
“贊同!”
網上的熱議,都在虞院士他們預料之內。
不過,有些影響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之後,陳教授曾感嘆,沒想到農澤這小夥子,真是老少皆宜啊。
搗蛋的小孩被家長訓斥:“不好好學習,人家農澤22歲就當上了院士,你呢,就知道吃吃吃!”
“媽,我才12歲啊,22歲離我還早著呢。”
“早?是早,你坐火箭都追不上人家!”
學習好的孩子則感慨:“原來22歲也能當院士?我一直以為考上燕京大學已經是很大的夢想,現在看來,目標還是定低了,農哥哥才是我要追趕的榜樣!”
孩子、家長、公交司機、上班族、企業老闆,甚至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對農澤的年少有為感到震驚。
今晚,“農澤”這個名字,已家喻戶曉。
農澤吃完飯,沒幹別的,因為他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系統大哥的聲望值開始不停地往上漲,以前幾乎不動,農澤偶爾檢視資料時,會掃一眼,哦,漲了。
今天卻是數字不斷變化,所有數值都在跳動。
三位數、四位數、五位數、六位數、七位數、八位數、九位數……
“系統大哥,這聲望值能換錢嗎?”
【你想多啦!】
……
都城時間晚上七點二十分,華夏的民眾邊吃飯邊談論著農澤,邊收看新聞。
“科技部最新訊息,由兵器研究院農澤院士研發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裝置小型化及其實際應用正向民用領域擴充套件,以下是詳細報道……”
新聞不長,只有五分鐘。不長嗎?在總共三十分鐘的晚間新聞匯總中,這已經算相當長了!
“爸爸,可控核聚變是啥玩意兒?我好像聽見提到農澤哥哥了哎!”
小孩太小,那詞兒從他嘴裡出來變成了農“咯咯”了。
“哎呀,哎呀,好吧,爸爸也搞不懂那是啥玩意兒。”
一段五分鐘的新聞,硬生生把今天網路上的大明星農澤捧上了天。
“可控核聚變?啥鬼東西,核彈那種嗎?”
“核彈?咱華夏早就有核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