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洪洋是這個時代的政府官員,對船舶、化工的敏感性並不強,與其他高階官員一樣最鍾情的還是鋼鐵,聽了郭拙誠的話,他很隨意地問道:“這個鋼鐵冶煉基地一旦建成,其規模產量有多大?一年能產多少噸鋼材?”
郭拙誠將一份資料遞給洪洋,一邊說道:“我們計劃實現年產鋼鐵三千萬噸!”
洪洋差點從沙發上跳了起來,吃驚地問道:“三千萬噸?你確定沒有搞錯?”
這不是洪洋不穩重,實在是因為郭拙誠說出的這個數字太讓他吃驚了,他可知道1976年全國的鋼產量加起來才二千零四十萬噸,那可是全國成百上千家鋼鐵企業一起努力才到達的。可現在郭拙誠一下就提出三千萬噸的數字,能不讓他吃驚嗎?
要知道瓊海島可是沒有鐵礦石的,原有的那個富含鐵成分的鐵礦早已經被採掘完成。這個鋼鐵基地一旦建成,其原料不是從內地運過來就是要從國外進口。完全依賴外面原料才能滿足生產的基地怎麼可能達到這麼大的數字?三千萬噸就是用萬噸巨輪運鐵礦石也要運一千多趟。更別說還運煤炭進來,有這麼多輪船運嗎?
郭拙誠知道洪洋如此失態的原因。但他知道自己並沒有吹牛,因為他有十足的把握。前世的時候生產規模超過千萬噸的鋼鐵公司比比皆是:如馬鞍山鋼鐵公司在2008年形成年產量1600萬噸鋼配套的生產能力、如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其生產規模達1460萬噸鋼、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在2005年鋼產量就達到1304萬噸……
在2012年中國的鋼產量竟然高達7。16億噸,佔全球鋼鐵產量的46。3%!而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高達7。4億噸!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56%!
這些數字說明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中國鋼產量的提升可以說還有巨大的空間。郭拙誠提出瓊海島生產三千萬噸鋼鐵並不過分。第二,前世中國鋼鐵產量大增是建立在大量進口國外鐵礦石的基礎上的,在7。16億噸鋼鐵產量中,有一半以上是用國外進口的鐵礦石冶煉出來的。而郭拙誠現在將瓊海島鋼鐵冶煉基地的鋼產量定位在三千萬噸,雖然原材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但其進口總量卻遠遠小於前世的進口量,外面的鐵礦石完全能夠支援。
況且這一世郭拙誠手裡還有一張非常好的牌,那就是隻要iic公司完成澳大利亞、巴西等幾個大型礦產的股權收購,則鋼鐵基地需要鐵礦石原材料就不存在任何問題,價格也不會受到國外原材料提供商的卡壓。
現在郭拙誠唯一擔心的就是能否吸引世界大型鋼鐵公司前來投資,是否能引進美國、德國、法國等鋼鐵大國的先進技術。
但他相信在目前國際環境下,在iic公司、網路遊戲集團公司、鳳凰機械等公司的努力下。在國家的幫助下,鋼鐵基地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並不難。
等洪洋重新坐下後,郭拙誠笑著對他說道:“洪書記,這是我經過了深思熟慮後決定的,可以說三千萬噸這個數字並不難實現,也沒有多少水份。對於國外大型冶煉企業而言要實現三千萬噸也就是兩三個企業的產量而已。並不如何嚇人。只要我們起點高、規模大,新建五個六個企業就能達到這個產量,最多也就**個鍊鋼企業而已。”
洪洋哭笑不得地說道:“最多也就**個鍊鋼企業而已,你這話說的好輕鬆。但我問你,這麼大規模的鋼鐵企業哪裡找?他們又怎麼可能會來?”
郭拙誠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要我們能提供足夠的利益,他們就不得不來。”
洪洋問道:“那你能給他們提供什麼利益?人家可不是傻子。僅僅嘴上吹一點好處是不可能把他們引過來的。”
郭拙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