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後將達到600噸的年產量,基本滿足國防、科研部門對高品質單晶矽的需求。到時候,中美電子研究所生產的單晶矽就可以向國外市場投放,以賺取外匯。
不過現在也不錯。
每月有58萬進帳,郭逸銘養十來二十個閒人毫無壓力。
這個時代城鎮人均月收入才幾十元,二十個人加起來也不過兩千不到。就算給他們多開些獎金,所佔用的運營開支也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郭逸銘對這些人還是比較看重的,這些人都是各實權部門領導的子女。這個時代人對單位有很強的心理依附關係,也願意為所在單位做出貢獻。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何況這些人還都是職能部門實權領導子女、親戚、朋友,有這些人在,研究所未來擴充套件影響,繼續拓展業務範圍,也多了些搖旗吶喊,幫著做工作的人選。
後世想要燒香還找不到廟門,現在有現成的門路在面前,他傻子才會不要,巴不得越多越好。之所以將用人權推給市委,只是怕想來的人太多安排不了,無意間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或部門,故意撇清自身干係罷了。
用幾千元塊錢的小錢,儲備一批可能必然會用到的關係,世上沒有比這更便宜的賺頭了。
所以這又是一個雙贏關係。
……
“陳教授一家已經回來了?俞工呢?”
郭逸銘坐在一輛灰色的馬自達轎車後座,頭靠在後背上閉目問道。手裡有了錢,他立即就向市旅遊局租了兩輛轎車做公務用車。一輛配給竇衛國,一輛自用。竇衛國領到車的那一天,高興得嘴都合不攏。在好多部長、處長都在騎腳踏車上下班的年代,能夠有一輛配車,走出去那別提多有面子了,這個小恩小惠讓竇衛國對郭逸銘的大方充滿了感激。
跟著這樣的領導才有前途啊!
別說竇衛國喜不自勝了,就是材料所的傅書記看了,也是羨慕不已,好幾次跟竇衛國開玩笑說當初應該毛遂自薦,來中美電子研究所當這個黨委書記的,把竇衛國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這也是時代差異。
對習慣緩慢工作節奏的國人來說,有個配車無非是炫耀的談資。但對習慣快節奏的郭逸銘來說,沒有一輛車代步,實在是太不方便了。特別是他這些天,在諾大的北京城穿城走巷,到處上門拜訪,坐公交車勞累不說,關鍵是耽誤功夫。現在國內買車很不方便,只有暫時租兩輛車用著,未來單晶矽可以出口了,他還打算用外匯,為研究所多添幾部用車。
“陳教授已經從江西老家回來了,不過俞工還沒有訊息。”舒雨菲這些天陪著他東奔西走,對情況瞭如指掌,當即脫口回答道。
到了現在,她和竇衛國都知道了郭逸銘的打算,也對他先見之明敬佩不已。
郭逸銘確實把所有的指標都讓了出去,在這個指標對應工作崗位的時代,誰都想不到他如何解決實驗室人員的缺口。
畢竟沒有指標,就沒有國家的承諾,沒有公房分配、沒有公費醫療、沒有各種福利。
他們猜測郭逸銘大概會把正式指標讓給這些關係戶,然後去招一些臨時工。可沒有正式指標,真正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屈尊來中美電子研究所。一邊是國家的鐵飯碗,一邊是不確定的未來,誰也不知道未來鐵飯碗都會被打破,但在這個時代,敢用青春賭明天的總歸是少數。就是在未來個體戶賺大錢的時候,許多人嘴裡羨慕著他們的收入,但還是留在國企裡不敢輕易辭職。
但他們都沒想到,郭逸銘把主意打到了那些退休研究人員身上。
八十年代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
國家對外開放,一些以前嚴厲控制的領域開始慢慢放鬆,人們在面對不同思潮衝擊時,思想陷入混亂。大批知青返城,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