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痊。蓋小兒臟腑脆嫩,氣血易虛,所用之藥雖為平和,亦有偏勝之味,須審察病氣形氣虛實、在表在裡之不同,而治之可也。(治法見傷風鼻流涕條。)
治小兒大便色泔白及小便濁或澄之如米泔者,此疳病也。
白朮 黃連(姜水炒) 白茯苓 澤瀉 山楂 白芍藥(炒,各一錢) 青皮(四分) 甘草(三分)
上姜、水煎服。
愚按前症若因脾氣虛而兼溼熱者,宜用四味肥兒丸;若兼洩瀉,當以白朮散間服。
治疳丸 小兒要藥。
胡黃連 蘆薈 使君子 黃連(各五錢,炒) 神曲(炒,一兩) 阿魏 青黛(二錢,另研)
麝香(少許,另研)
上為末,稀糊丸黍米大。每服十丸,清湯下。
愚按前方乃肝脾疳症之藥也。或內疳,或瘡發於外亦效。蓋疳,幹也。或因哺食太早,或因恣食甘肥,或因峻劑重亡津液,虛火上炎,或因乳母飲食、起居、七情、勞逸所致。
若口內生瘡,身體壯熱,腮唇赤色,或咽乾飲水,掌熱,便赤,盜汗,煩熱,齧齒,虛驚。此心經內外疳也,宜用安神丸主之。
若鼻瘡,目爛,體瘦,瘡癬,或耳前後、項、腋、小腹、內股、玉莖、陰丸腫潰,小便不調,搖頭,側目,白膜遮睛,羞明,畏日,肚大青筋,口渴,下痢。此肝經內外疳也,用地黃、蘆薈二丸主之。
若頭髮稀少,生瘡成穗,人中口吻赤爛,或腹大腳細,嘔吐洩瀉,飲食不思,口乾嗜土,瀉下酸臭,小便白濁,合目昏睡,惡聞木音。此脾經內外疳也,用肥兒丸主之。
若鼻外生瘡,咽喉不利,頸腫,齒痛,咳嗽,寒熱,面板皺錯,欠伸,少氣,鼻癢出涕,鼻衄,目黃,小便頻數。此肺經內外疳也,用地黃清肺飲主之。
若腦熱,身瘦,手足如冰,寒熱往來,滑洩,肚痛,口臭乾渴,齒齦潰爛,面黧爪黑,遍身生瘡,耳內出水。此腎經內外疳也,用地黃丸主之。
大凡虛火上炎,或痘毒上攻,名曰走馬疳,為患甚速。敷雄黃散,服大蕪荑湯。此症輕則牙齦腐爛,唇吻腫痛;重則牙齒蝕落,腮頰透爛,飲食不入者,為不治。
一小兒,二歲,莖痿溼癢,後陰囊 腫,莖中作痛,時出白津。餘以為肝火,用龍膽瀉肝湯、六味地黃丸而痊。
一小兒,睪丸作痛,小便赤澀,寒熱,作嘔,乃肝脾之症,用小柴胡湯加山梔、車前子、茯苓而愈。
一小兒,睪丸腫硬,小便黃澀,用小柴胡湯加山梔、車前子並蘆薈丸而消。
一小兒,腹內結塊,或作痛,或上攻,小便不調,用龍膽瀉肝湯、蘆薈丸而愈。後形氣消鑠,發熱作渴。此肝木製伏脾土,用補中益氣湯及蘆薈丸而愈。
一小兒,自脫胎時兩目赤腫,或作癢,或生翳。此胎內之肝火也,用蘆薈、六味二丸而愈。
一女子,十五歲,患瘰 ,身發赤暈,形氣倦怠。此肝火、血虛所致,用加味逍遙散而赤暈愈,用益氣湯、六味丸而瘰 消。
一小兒,下疳潰爛,發熱作痛;一小兒莖中作癢,不時搔捻;一小兒莖中潰痛,小便秘澀,日晡尤甚,一小兒目癢出水,或項間結核,或兩眼連札,或陰囊瘙癢∶俱屬肝火,皆用九味蘆薈丸,並愈。(餘見各類。)
治小兒大病後面黃肌瘦,目時動,齒微咬,發稀少,未能大行,因誤服解表、瀉利傷克諸藥而致者,宜長緩調理,復全胃氣。
白朮(一錢二分) 白芍藥(酒炒) 白茯苓(各八分) 人參 陳皮 川芎(各六分) 甘草(炙)
黃(蜜炙) 當歸(酒洗,各四分) 半夏 山楂(各六分)
上用姜、棗、水煎服。
安神鎮驚丸 驚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