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以為己方船隻皆是被蘇聯攻擊潛艇所擊沉,緊接著又有謠言稱一艘滿載德**人的運兵船遇襲沉沒,數百名官兵無一生還,德國政府和國防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平息了這場風波,但壞訊息就像是海浪一波接著一波,波蘭前線又傳來德**隊禦寒補給匱乏而導致非戰鬥減員的傳聞,德軍部隊在盟軍戰線受到各種歧視的狀況經人為放大再次挫傷了德國民眾的自尊心。在復興黨的暗中運作下,德國東部和南部相繼爆發了抗議浪潮,雖然內閣和軍隊有意採取懷柔策略,怎奈善於煽風點火者藉機擴大了德國民眾與盟國駐軍之間的矛盾,一系列人為衝突乃至傷亡事件激化了民眾的憤怒情緒,盟國高層也終於失去了耐心,他們勒令德國在限定時間內平息事態,否則將強行解散德國政府,恢復全面軍事佔領——這種有失理智的威脅讓相當一部分德國將領感到難以忍受。這個時候,當林恩再次進行私下游說,將領們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林恩的努力意義非凡,但最終促使德國政府和軍隊轉變戰略大方向的卻是外部形勢的變化。在北斯堪的納維亞,盟軍的攻勢依然難奈惡劣天氣和強悍對手的聯袂防禦,但隨著戰鬥的積累,他們還是捕獲了一批效忠自由帝國的將士,其中不乏校官級別的中高階軍官。儘管這些人的意志出乎意料地堅定,但嚴酷的審訊手段還是撬開了一部分人的嘴,加上對個人身份資料的核實,盟國掌握到了不少關於自由帝國真實情況的證據。美英高層單獨商議後決定以官方名義對外公佈這一發現,以此號召全世界共同抵制和扼殺這股極其危險的法西斯勢力。如果是在1946年東西方陣營大打出手之前,這樣的號召鐵定會獲得廣泛支援,然而這場持續浩大的戰爭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於正義的理解,而原子彈武器所造成的驚人傷亡讓許多人投鼠忌器,唯恐消滅行動會招來可怕的報復。結果,美英聽到的只是一片譁然,僅有法國、波蘭、荷蘭、挪威這幾個二戰時期深受壓迫的歐洲國家支援一勞永逸的武力解決,但他們已經出兵參與北方作戰行動,單純的聲援或部分增兵根本無益於戰局的變化。
美英高層或許沒有料到,他們的爆料反而讓“北斯堪的納維亞自由帝國”拋開了道義的負擔,亦透過世界輿論的平淡反應看清了形勢。特隆姆瑟發出了全球通電,宣佈目前保衛自由帝國的確實是前第三帝國的武裝人員,但他們為的不是索取昔日失去的領土,而是在謀求一條自由的生存之路。在帝國元首這個敏感而微妙的問題上,美英方面沒有揭露,自由帝國在通電中也隻字未提。即便如此,數日之內交戰雙方的官方言論已經足夠在區域性地區造成轟動——德國首當其衝,經過了短暫的集體沉默,政府、軍隊和民眾給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應。經過緊急商議,德國新內閣釋出公告,宣佈前第三帝國逃往海外人員均被列入戰爭死亡或失蹤名單,公民權已經自然消亡,所以他們的行為與德國政府無關,德國的民主政體和理念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德國的軍人和平民亦不得與他們有任何形式的接觸、聯絡。國防部和防衛軍司令部的聯合公告單調刻板:德國現役軍人以保衛國家和人民安全為己任,已完全擯除第三帝國時期的錯誤思想和追求,每一名官兵宣誓與前第三帝國脫離一切關係。
相較而言,德國民眾的反應是最為複雜和矛盾的。二戰結束至此已有近三年時間,德國人再一次飽嘗了失敗的苦果:國家幾近分裂,領土大幅縮水,尊嚴蕩然無存。許多人在飢寒交迫中失去了親人,許多人面對佔領軍的欺辱自吞淚水,許多人在動盪的局勢下失望痛苦、迷茫無處。經過臨時政府的過渡,普選政府和新內閣的成立好容易讓人們看到安定的希望,然而民主有民主的劣勢,如今的柏林與當年蠻橫果決、內外通吃的柏林不可一概而論,政府的含糊態度使得盟軍的撤離依然遙遙無期,前線的百萬軍人無奈接受盟軍的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