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了經濟和工業方面的專門人員前去瑞典以及芬蘭從事前期鋪墊工作。這兩個北歐國家在歷史淵源、民族習xìng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1941至1944年,大約有1500名瑞典志願兵在芬蘭服役,但這兩個國家在近代百餘年間卻逐步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儘管在前期合作關係上,芬蘭人和第三帝國顯然走得比瑞典人更近一些,但在林恩的規劃…中,瑞典的重要xìng卻比仍在履行密約的芬蘭更大一些。
作為和瑞士態度相似的武裝中立國家瑞典在二戰期間一直扮演著中立國的角sè,與德國和盟國都保持著或多或少的聯絡。瑞典最後一次參與的主要戰爭還要追溯到拿破崙時期。而在1939年的蘇芬之戰中,有超過一萬名瑞典志願軍與芬軍並肩作戰。這個數字具有特別意義,因為當時瑞典的總人口大約為650萬,所佔的比例還是較大的。
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已經有少量瑞典人分散在德軍中服役,例如在第5SS維京師。當德國入侵蘇聯後,大約200名想加入德軍的瑞典志願兵透過駐斯德哥爾摩公使和德國黨衛隊駐瑞典的非正式部門被集中起來取道挪威到達德國。戰爭期間,受傷和陣亡人員佔到了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其中一些佼佼者還被送到黨衛軍軍官學校培訓,柏林戰役時也有瑞典志願兵參戰,他們隸屬於北歐師。戰爭結束前,儘管帝國高層秘密雨釀並實施了“雅利安方舟計劃…”但由於並未充分考慮到重新崛起的路線只有極少數瑞典志願人員經過特殊培訓以情報人員的〖真〗實身份送返瑞典。不過在1940至1945年間,德**事諜報局和黨衛隊各自在這個軍事工業發達的北歐國家發展了間諜和情報提供者在帝國戰略參謀部的努力下,兩個情報網合併在戰後仍繼續為帝國工作的人員在50
人左右。
經過了前期的行動,林恩愈發覺得自己對歐洲國家的人文歷史缺乏足夠了解,為了在更多場合發揮自己的決定xìng作用,他抓緊一切時間惡補自己的知識。在抵達瑞典之前,他明確了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政策簡單而可靠,那就是絕對不參與戰爭。
做出這樣的決定容易,保持這樣的立場就不那麼輕鬆了。二戰爆發後,德國和英國都承諾不干涉瑞典同他國的貿易,但在戰爭的頭7個月中,瑞典還是損失了40餘艘商船。德國佔領丹麥和挪威後,更是用魚雷和潛水艇徹底封鎖了瑞典與同盟國之間的貿易線路,同盟國也趁機強行租賃了被擋在封鎖線外的瑞典船隻。與此同時,急需瑞典生產的滾珠和軸承的英國不惜冒險派出運輸機,飛越德國佔領區到瑞典空運這些重要的軍工物資。從交戰的另一方來看,盟國在這一時期也充分認識到瑞典鐵礦石對德國戰爭經濟的重要xìng,多次籌劃切斷或削減這種供應。隨著凹40年6月挪威戰事的結束和西線戰事的吃緊,盟國已無力干預北歐事務,瑞典已全面落入德國的控制之下,此時盟國對瑞典的處境是體諒的。就連一貫強勢的丘吉爾在同後來出任瑞典駐英國大使的博赫曼會談時也表示,英國不希望再有一個德國人的犧牲品,英國所要求的一切便是:瑞典在一旦遭到襲擊時能夠捍衛自己,不再作出任何不必要的讓步,而且能夠儘快撤消那些已經作出的讓步。
不過,地理位置和政府立場並不足以保障一個國家的安全,瑞典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立xìng和相對中立xìng,擁有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最強大的海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而且它的軍事工業非常發達,許多著名的武器都產自瑞典。早在德國準備入侵挪威的時候,就有海軍將領提出,與其冒險從海上迂迴登陸挪威,不如先攻擊瑞典,然後從陸路向北推進,但一貫喜歡冒險的德國元首也不願招惹這個北歐第一號軍事強國。
於是德國向瑞典下達指令:“只有傾向於德國的中立才是保證不被侵犯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