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而且之後清軍也沒有了繼續攻擊漢陽的動作,這下傻瓜都知道誰得手了。
不過最先刊登此戰報道的並不是《申報》,《萬國公報》,《大公報》,《新聞報》這樣的老牌報紙,而是剛剛才成立十幾天的《漢民rì報》。
《漢民rì報》的主筆邵飄萍本人在得知漢口大捷的訊息後親自從杭州趕到了武漢,恰好趕上了武昌的這場勝利授勳。但是文章卻非出自他一人之手,還有一個半路出家的記者黃遠生。沒辦法,誰讓洋行隨員出身的黃遠生此刻就在武漢呢!
出於個人興趣,王振宇後世課餘還兼修過一點新聞學,別的不說,民國時期知名的報社記者有那幾位他還是清楚的。
實在是沒想到自己初到這個時代,就十分有幸的見到了民國初期最有名氣的兩位記者,而且還是以被採訪者的身份。
對於後世的記者,王振宇自認還是比較瞭解的,尤其是中國的記者。
如果說美國的記者是扒糞者的話,那麼中國的記者就是吃糞者。
當然這人也不能全怪記者,很大程度也是有體制問題和社會原因的。西方的媒體最大的收入來自於兩個部分,一個是廣告,一個是銷售量,其實歸結到一起就是銷售量。
銷售量的關鍵就是讀者的認同,你可以想象一下,天天歌功頌德排馬屁的報紙,比如前蘇聯時期的真理報,名字取得再真理,也掩蓋不了它滿篇謊言的事實。這樣的報紙就算再怎麼有後臺,你覺得xìng取向正常的讀者會掏自己的錢買下嗎?而沒有讀者花錢購買的報紙,廣告商會掏錢在上面投放廣告嗎?
什麼叫市場的選擇,就是這樣的。你可以說它下里巴人,但是這才符合人xìng。
而後世的中國媒體人恰恰處在了這麼尷尬的一個位置上,滿篇假話肯定不行,摳門的zhèng ;fǔ基本上不會有多少款撥給媒體,很多時候媒體都是在自謀生路。可是說真話也不行,層層稽核,事後嚴厲的行政處分,或明或暗的高壓線。媒體記者和同時代的醫生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名利雙收那無異於是做中國夢。
這個時候記者如果想好好活下去還活得滋潤,就只能扮演一種角sè了,科道言官,或者說公共知識分子。
王振宇高中的同學畢業後進了一家zhèng ;fǔ機關報紙,這個報紙每天的內容都是一個模式,報道領導個人行程和zhèng ;fǔ的政績工程,歌頌黨和zhèng ;fǔ的英明,描繪市井百姓的感激流涕。如果實在寫不出稿子了,沒關係,把去年同期的報紙翻出來,照抄一邊,記得改下時間,地點,人物就行了。反正這樣的報紙基本上老百姓是不會花錢買的,最大的讀者群就是退休老幹部。
油水自然有限,最大的收入就是每次zhèng ;fǔ開會或者企業搞宣傳,跑過去拿到已經寫好的發言稿和紅包,然後把報告體轉換成新聞體發表出來就可以了,那點紅包就是合法收入以外的灰sè收入了。
上述是小地方官媒記者的生存狀態。
王振宇的堂弟是首都某高校畢業,分到廣州的一家商業報紙,據說還有點規模,專門寫寫房地產的,這裡面的門道就更多了。你有問題,沒事,我採訪發現了內幕,不急先寫成稿子,然後給你的公關部門一個電話,那,為了這篇稿子我這也是付出勞動了,您如果不希望真相大白,那就給點辛苦費吧。
當然也看情況,一般來說,對事不對人的稿子都會發,但是對人不對事的稿子最好別發。經常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