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馬屁。
就在這一片山呼萬歲聲中,蕭睿卻站了出來朗聲道,“父皇,兒臣以為,李林甫其罪難免,按律應該削去爵位罷官免職。否則,何以正綱紀何以服天下?”
此言一出,殿堂上頓時一片鴉雀無聲。皇帝僅僅意欲將李林甫罷相,可他的女婿蕭睿卻主張將之一抹到底,直接罷官免職貶為平民,這——這也有些太瘋狂了些。縱然是章仇兼瓊和裴寬,也沒有想到蕭睿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踩了李林甫一把。
他到底是想要做什麼?眾臣心下一片震撼,不可思議地、甚至還有些不齒的眼神都投射在了蕭睿的身上。
李隆基眉頭一跳,他萬萬沒有料到蕭睿會有此言。
“蕭睿,李林甫雖有罪……”李隆基的話說了半截就沒有再說下去,凜然的目光投在了蕭睿的身上,話鋒一轉,聲音壓低了起來,“蕭睿,李林甫乃是你的岳丈,你如此……倒是讓朕吃了一驚。”
“父皇,朝堂之上,只有國事,沒有私情。李林甫犯罪,理當按律處置,否則大唐綱紀何存?”蕭睿地聲音變得複雜和低沉起來,“父皇,蕭睿豈敢因私而廢公?”
“李林甫專權多年……”蕭睿的聲音越來越低沉,“父皇,將之罷官免職削為平民,於朝廷於社稷江山於天下萬民於李家……”
此話一出,李隆基恍然大悟,這才明白了蕭睿的良苦用心。李林甫專權霸道,把持朝政,得罪官員無數,如果將他貶黜出京,恐怕他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與其如此,倒不如讓他留在長安,做一個安度殘年的平民。起碼,有蕭家在,沒有人敢動李家。
這明著是“落井下石”,其實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皇帝醒悟過來,章仇兼瓊和一些朝臣也旋即明白過來。
這才心中暗暗一凜:李家雖然失勢已成定局,皇帝似乎早有動他的意圖,但是李林甫就算是成為一個無官無職無爵的老百姓,有他的女婿蕭睿在朝,哪一個敢對他報復?
李隆基深深的望了蕭睿一眼,長嘆了口氣,“也罷,就依靖難郡王所奏。來人,傳朕地旨意,為正綱紀,將李林甫削去一切官職爵位貶為平民,非奉召不得出京,李家子弟在朝為官者一概罷官免職逐出朝廷。”
眾臣一起跪伏在地,朗聲呼道,“皇上英明……”
……
……
李隆基心滿意足地擺了擺手,他非常喜歡這種群臣膜拜在自己腳下的這種感覺。雖然他知道不可能真正會“萬歲”,但還是對這種膜拜聲衝擊得心神陶醉。
接下來,李隆基又迅速宣佈了幾項任命。章仇兼瓊新任左相,加太子少師,晉定遠縣公爵。而裴寬以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也一躍成為事實上的大唐右相,大唐朝政大權因為李林甫的“退隱”而重新洗牌,劃歸於章仇兼瓊和裴寬兩人之手。
還有密度極大的朝廷各部官員調整,這些應該都在之前就有了計劃預案。這讓滿朝文武心下悚然一驚,原來皇帝早就想趁機進行朝堂大清洗了,看起來,寧王李憲地謀逆后皇帝一直隱忍到現在才發作,李林甫問罪不過是一個招牌和藉口。
細心的朝臣馬上便從大規模的官員調動和罷免升職中看出了某種端倪:那些跟李憲一黨來往較密切的官員,幾乎都被排擠出京,要麼調任地方,要麼被降職免官。
而李隆基也沒有遺忘遠在隴右的慶王李琮,除了下詔對其嘉勉了一番,還加封其為驃騎大將軍。這雖然是一個武職的虛銜,但畢竟也是加爵,依李琮現在地職銜爵位再加上就藩地方手握重兵,權勢之大,縱然是太子李琦也遠遠不及。
不但不及,李琦現在跟李琮比起來,一無軍權二無勢力,唯一依靠的便是靖難郡王蕭睿。但蕭睿縱然現在位高權重,深得皇帝器重,但畢竟沒有軍權,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