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圭,下次再戰!”,撥馬便逃。
這李圭也是一個庸將,本來想這次佔個便宜,哪裡想到賈華竟然逃跑!遂撥馬便追。
文聘在後面看的清楚,對文欽說道:“敵軍那將領並未顯露敗績,因何逃脫?莫非有詐?我引兵先行,公領萬人屯後,莫教敵軍伏擊我等!”
文欽遂引兵萬人屯後。
賈華帶著三千兵士,轉眼間逃過了湯山,看見太史慈統領兵士三千列開陣勢擋在了大路上。
“子義將軍,敵軍就在後面!”賈華來到太史慈近前說道。
“將軍且先回報公瑾,某在誘敵一陣!”太史慈遂遂請賈華帶兵後撤。
賈華離去不遠,李圭兵至。
李圭見賈華不見了蹤影,大路上又有一白袍將軍手中提著長槍,背後插著雙戟,威風凜凜,雙目生威。心中暗道:好一個英武大將!
太史慈不等他開口說話,便縱馬上前,把槍一指,問道:“來者可是荊州文聘否?”
“某乃文將軍坐下牙將李圭是也!”李圭答道,“汝是何人?”
“某乃孫討逆麾下大將太史慈是也!”太史慈答道,“汝不是文仲業,非吾之敵也!汝且歸去!換那文仲業前來。”
李圭聞言大怒,揮舞著長矛便朝著太史慈衝來。
太史慈不慌不忙,舉長槍相迎,一槍挑開李圭的長矛,二馬錯蹬,也不回頭,反手以長槍後尾直刺李圭後心。李圭躲閃不及,被太史慈槍尾狠狠的擊中,口中哎呀一聲,從馬鞍上滾落下來。
太史慈不待其起身,撥馬回身,長槍刺出,“啪”的一聲,刺入了李圭的哽嗓咽喉,將李圭生生刺死。
僅僅一個回合,太史慈便將敵軍牙將斬殺。李圭麾下兩千士兵頓時下傻了,一個個手執刀槍紛紛後退。
太史慈正要揮軍進攻,卻見後面大路上塵土飛揚,又有一支超過萬人的軍隊趕來,遂制止進攻,靜待敵軍。
後面趕來的軍隊正是文聘的萬人大軍。
文聘見前軍失去主將,遂高聲喝道:“兒郎們,某家文聘到也!”
如此一聲,頓時使那兩千士兵靜了下來,原本戰戰兢兢地的樣子也慢慢的回覆了平靜。文聘來到兩軍陣前,看到太史慈的樣子,心中暗自琢磨:“此人亦是掌中長槍,不過背後背戟,莫非東萊太史慈不成?”
想罷多時,他勒馬問道:“攔路之人莫非東萊太史慈太史子義乎?”
“不錯!正是某家!”太史慈勒馬挺槍出陣,喝道:“文仲業,某在此等候,只為與你一戰。此戰不管勝負,某家都督都在安城外靜候你等!”
“痛快!不管你我勝負如何?我這數萬兵士定然不會圍殲你這兩三千人的!來吧!”文聘還真的以為太史慈只是在此等等著自己一試高下呢!
太史慈見文聘竟然應下與自己的比試,對文聘不由得高看了一眼。這個時期的人對於這種信義還是很看重的,也是被那些智謀之士所利用的一個關鍵。
文聘策馬而出,提槍在手,擺好架勢等待太史慈。
太史慈低聲交代幾句,遂出馬來戰文聘。
二人兩條大槍猶如兩條怪蟒交織在一起,戰得是難解難分!太史慈此時還是記著周瑜的交代:只許敗不許勝。只是心中暗自說道:“面對著文聘,就是勝。也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呀!這一條大槍使得那叫神出鬼沒,使人防不勝防!”
文聘心中亦是吃驚不小。他暗道:若不是那次得到劉聖舉傳授的幾式槍法,恐怕早已不是這太史子義的對手了。原來在荊州借路之時,劉騫為了拉攏劉表手下的這幾個大將,先後將刀法交給了劉琦、魏延二人一套;將槍法交給了文聘、文欽二人一套。
太史慈心中有事,可是又怕一時存有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