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望著他的背影,周循喃喃的說道:“都走了。父親,你看到了吧。你為了一個承諾,害得我流離失所。怕是還要找個人來替我死去才是!”
言畢,他猛然戳槍在手,一個虎躍跳到旁邊樹上,抬手猛刺。
“啪”“哎呀”
一個黑影從樹上滾落下來。
周循不待他起來,長槍當棍使,一個力劈華山。
大棍狠狠的砸在了此人的脖頸之處,“咔吧”一聲脆響,那人脖子一軟,一命嗚呼。
周循抬手摘下那人臉上的面巾,看了看,並不認得,自言自語的說道:“沒想到,來到還真快!老兄,你就替我死去吧!”
說著,他將身上的孝服脫下來,和那人換了。
接著拔出寶劍,他把那人的臉劃了一個稀爛,又把身上用寶劍砍了數刀,這才起身穿上甲冑,翻身上馬,朝著遠方賓士而去。
正史所說,周瑜長子周循頗有其父之風,拜騎都尉,早卒。
其實不然,由於孫策死後,孫權與周瑜面和心不合,周循怕步其父後塵,遂辭官不做,欲避世,而不能。
其弟周胤,因其母喬氏而得寵,這是後話。
第392章 呂子明夜訪妙才,吳魏興兵進揚州
第392章呂子明夜訪妙才,吳魏興兵進揚州
上文書說道周瑜亡故,吳侯孫權帶著眾人前去弔唁。
周瑜之子周循一身傲氣,搞得吳侯孫權心中芥蒂再生。
孫權自幼城府極深,豈會放過一個擁有才華,卻不為自己所用的人?
他剛剛帶著眾人離開柴桑,便安排了殺手前去剷除周循。
只可惜,他還是輕視了周循的身手。
曾經一條長槍技壓群雄的周循豈會被一個殺手輕易所殺?反倒是趁著這個機會,他殺死了這個殺手,改換裝扮,有了一個假死的名聲。
周循從此隱姓埋名,遠遁他鄉,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亦是遠離了中原這個暗藏殺機的混亂之地。
從他父親身上,他看到了太多的無奈,讀懂了太多的隱匿殺情,看透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更是清楚的知道了王權霸業後面的權謀。
所以,他選擇了離開。
正是因為如此,他便被當做了已經死亡。在周家的族譜中,他便被記載成了死亡……
吳郡吳侯府中,吳王孫權正在與自己的兩員愛將呂蒙、陸遜談論戰事。可以看的出來,吳王並沒有因為周瑜的死有多少憂傷。
呂蒙似乎早有計策,在吳王面前,暢所欲言:“陛下,漢軍在揚州陳兵十餘萬,雖然相對其他邊防兵力相差不多,但是卻面臨我軍與魏軍的包抄之中。今請陛下聖諭,臣願至徐州與夏侯妙才聯手合擊揚州。”
陸遜亦是勸說:“陛下,子明所講當真不錯。今交州有丁奉、蔣欽等將鎮守,某可往淮安統軍。屆時,子明出兵塗唐,夏侯妙才攻打臨淮;某則過鹽瀆而奪塗中,再北進奪臨淮。如此一石二鳥,豈不快哉!”
孫權聞言大喜,遂使呂蒙為徵北將軍,陸遜為鎮北將軍,火速往兩地集兵。
呂蒙、陸遜二人分別前往塗唐、廣陵兩地。
徐州彭城內,夏侯淵早已經沒有了昔日壺關慘敗的憂傷,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樣。
更始帝曹昂沒有追究他失守壺關的罪責,乃是看在他這位昔日老臣的面子上。曹昂十七歲便追隨父親曹操南征北戰,也算是一個馬上的皇帝。對夏侯淵這位叔父級別的老將軍,他多少有些感情,因此並沒有怪罪他。
但是直接降旨,調夏侯淵父子往徐州。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夏侯淵還是得到了遷升。
畢竟在壺關,夏侯淵麾下精兵不過幾萬之眾,且守地不過壺關一個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