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打造,但成本高、效率低,遠遠不如軟木塞那麼實用。
最終,罐頭還是採用瓷瓶,使用軟木塞封口,再淋上一層蠟二次密封。
一來瓷瓶耐高溫,燒煮罐頭的時候,不像玻璃那樣容易碎裂。
二來罐頭目前的作用,是提供給遠洋船隻。遠洋船隊肯定要搞貿易,瓷器屬於必帶商品。那完全可以製作一種瓷瓶罐頭,半路上把裡面的東西吃了,靠岸時把剩下的瓷瓶賣掉。
瓷器是需要層層包裝的,防止海上顛簸破碎。
如果使用玻璃瓶裝罐頭,也得層層包裝,這太佔船艙空間了。換成可以貿易的瓷瓶,就能節省大量空間,讓貨艙同時裝商品和食物。
等於是船員吃了罐頭,再把罐頭瓶賣給外國老。
當然,如果航程過於遙遠,一般要留一半瓷瓶,把食物燒煮成罐頭,返航時又給帶回來。
美洲航線是最適合的,去時中途無法補給,靠吃罐頭補充維生素。歸途可在夏威夷補給,不需要罐頭食品,把瓷瓶全賣了可讓利潤最大化。
趙瀚笑道:“朕記得你姓楊,既然參與過罐頭研製,可以給大家講講是什麼原理。”
楊爽站起來說:“透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很多肉眼不可見的生物。我們觀察過水果、米飯、肉湯、蔬菜的腐敗過程,可能是顯微鏡倍數還不夠,只能看到許多細小的點狀物。我們猜測那些點狀物,也是某類生物,它導致了食物的腐敗。”
武將們已經習慣了,這兩三年秋獵,皇帝都愛把欽天院帶上,總要發出一些奇談怪論。
礙於顯微鏡的倍數限制,欽天院雖然可以觀測細菌,但只能看到許多小黑點。他們把細菌跟水熊蟲視為同類,認為都是些小蟲子,趙瀚也無法強行解釋,只說那些黑點如此微小,可能跟水熊蟲不是同類生物。
醫生們用顯微鏡觀察病菌,同樣只能看到小黑點。然後根據這些黑點的宏觀區別,完全瞎蒙是什麼病蟲(病菌),經常把好幾種病菌混為一談。
顯微鏡的倍數,亟待提高!
至於怎麼提高,趙瀚完全不知道,或許還要發展一兩百年才行。
楊爽繼續說道:“我們把這種細微生物,喚作微生物。空氣中,清水中,到處都有微生物,透過燒煮加熱是可以殺死的。因此把食物放進瓷瓶,用軟木塞塞好,大火煮沸殺蟲,再淋蠟徹底隔絕空氣,就能長時間的儲存食物。”
“好!”趙瀚笑著鼓掌。
正在吃飯的皇室、宮女、侍衛、武將、文官、學者,全都跟著皇帝一起鼓掌。由於現場人數較多,那些隔得遠的,根本不知道在說啥,但見大家都在鼓掌,於是也跟著瘋狂拍手。
趙瀚讓眾人繼續用餐,隨口問道:“橡膠實驗得如何?”
李銓不僅帶回了橡膠樹苗和種子,還帶回一些已經凝固的天然膠乳。
負責研究橡膠的皇甫雋,此時正在隔壁桌吃飯,連忙放下快子站起:“回稟陛下,從美洲運到南京,那些膠乳早已凝固,臣等沒見過液態的橡膠乳。因此,只能對固態橡膠進行研究。溫度高了,橡膠會變軟。溫度低了,橡膠會變硬。反覆多次高溫加熱橡膠,橡膠會徹底老化,甚至是失去彈性。”
“就這些?”趙瀚有點不滿意。
皇甫雋無奈道:“陛下,臣等希望能研究還沒凝固的橡膠,已經凝固的就只能做冷熱實驗了。”
趙瀚對此表示理解,說道:“呂宋和椰城的橡膠樹,再過兩三年應該能割膠了。你們自己報名,在呂宋建一個研究所,專門研究橡膠的配製和使用。去了呂宋,俸祿不變,但有額外津貼。”
“是,臣願去呂宋。”皇甫雋其實不想去,但必須給趙皇帝面子啊。他是橡膠專案的負責人,不去也得去,否則必然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