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說道:“陛下,直轄也分兩種。一種是漢官來管理,一種是讓蒙古官員管理。在草原地帶,漢官恐怕難以管制,不如就交給蒙古官員。陛下劃出的這些地方,可挑選有威望的蒙古人,給他們封賞官職和爵位。如此一來,整個科爾沁左翼的南方部落,那些被冊封的頭領為了利益,都會站在朝廷這一邊。”
趙瀚拍手讚道:“妙哉!那些南方蒙古部落,不僅會站在朝廷這邊,還會被北方部落視為叛徒,今後只能老實聽從黑龍江都司的命令!”
陳茂生也開口說話:“等明年打完仗,冊封土司和指揮使之後。從蒙古人到女真人,各部首領必須遣送子嗣到南京讀書。讓他們知曉中國之強大,讓他們學會說漢話、穿漢服,將漢家風俗文化,一點點的影響東北各地。”
費純說道:“冊封之後的部落,可以放開貿易管制。除了兵器不能交易,糧食允許民間互市。前明一朝,動輒禁止互市,不但每次都禁不了,反而愈發激起蒙古叛亂。”
“放開貿易之後,商賈為了賺取利潤,必然收購大量糧食賣去草原。”劉子仁提醒道。
費純笑道:“只要巡檢兵不爛掉,商賈賣糧就賣糧吧。巡檢兵若是爛了,禁止糧食北運,反而導致商賈走私糧食更有利可圖。而且,整個東北也沒產多少糧,軍糧還得從朝鮮、日本購買補充。”
趙瀚說道:“已經冊封過的部落,可以嘗試開放糧食貿易,出了問題再收緊就行了。”
戶部尚書郭舜禹說:“陛下,還有一個棘手問題。今年組織的移民,最遠只願意到建州。更北邊、更東邊,他們就不走了。兩個月前,一股移民差點鬧出亂子,走到建州城東數里外,就死活不願再上路。負責移民的官員,只能跟胡將軍(胡定貴)商量,把那股移民就近安置在建州境內。”
“這個問題,確實很棘手,朕也在思考解決之法。”趙瀚感到很為難。
主要還是趙瀚治下的百姓,日子都過得太好了。除了遇到重大家庭變故,瞬間失去糧食和錢財之外,已經基本不會再餓死人,整天吃紅薯也能勉強活下去。
既然在南方能過日子,為啥要移民到苦寒之地?
就算朝廷的移民政策再優渥,後世吉林省的西部和南部,也已到了移民們可以接受的極限。再繼續往東和往北,抱歉,死也不去!
出了亂子,非但不敢鎮壓,移民官員還得哄著。
因為每一個運到東北的移民,朝廷都花費了大量銀子。粗暴鎮壓倒是簡單,事後必然被戶部責難,因為傷害到戶部的政績和錢財。
趙瀚說道:“從安樂州到黑龍江都司,沿途必須有移民,以增加漢民的數量。這些地方,再次提高移民待遇。只要遷徙過去,二十年內不用繳納賦稅,每人能分得的土地也要增加。至於其他太偏遠的地方,就不要遷徙良民過去了,改為遷徙囚犯強制移民。五年以上徒刑者,只要願意做移民,不但可以赦免罪行,還能立即落戶分田!”
郭舜禹拱手道:“陛下聖明!”
皇帝定下基調,今後的東北移民政策就確立了。
正常移民,最遠只到赫圖阿拉。
哈爾濱、長春等地,移民政策極為優待,二十年之內都不用交稅。這裡的漢人移民,將是黑龍江都司的統治核心。
更遠的地方,全部進行罪犯移民。是罪犯移民,而不是流放!兩者天差地別,流放的死亡率極高,罪犯移民卻有妥善安置——朱元璋在東北搞移民,就安排了大量罪犯,偏遠驛站的驛卒幾乎全是罪犯。
這些罪犯,基本都是男人,想要討老婆,就得跟土著溝通,娶當地的土著女子為妻。只要他們勤勞肯幹,土著當然願意嫁女,多給點糧食做嫁妝就行。
如此,還能促進東北地區的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