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佬來摘桃子?
克倫威爾太自負了,認為他吃定了荷蘭人。
事實上,最後英荷兩國的條約,也只是逼迫荷蘭承認《航海條例》。且這種承認,屬於表面承認,實際操作時各種違反。
英國除了獲得賠款和一座小島,其他事情啥都沒改變。賠款還不夠彌補戰爭開支,小島的用處也不是很大,英國等於白打了一場,極度鬱悶之下,才有了後來的第二次英荷戰爭。
潘蔚說道:“克倫威爾此人,著實是靠不住。不如……奇貨可居!”
此言一出,眾人立即領會。
英國流亡王室一家子,目前正在法國恩典港,跟法國贈送的馬種住一起,查爾斯王子天天都在騎馬消遣。
張瑞鳳笑著說:“帶著英國王室回國,稟明陛下之後養著。等克倫威爾死後,就派遣軍隊護送回來,到時候多半能夠助其復國。”
蔡雲程說:“中國到歐洲太遠,若是得知克倫威爾的死訊,再護送那個查爾斯王子出海,抵達英國就需要耗時兩年以上。會不會被人捷足先登了?”
“那就帶回去養幾年,讓他欽慕我中華,”張瑞鳳說道,“等養得差不多了,再送到葡萄牙等待時機。中英兩國,還可以聯姻。當然,天朝貴胄,自不可嫁番邦蠻夷。澳門有很多葡萄牙後裔,選一美貌女子,陛下可收為義女。再賞賜公主封號,令其與英國王子婚配!”
這屬於常規操作,漢唐時和親的公主,很多都是被封為公主的宮女。
張瑞鳳連宮女都懶得送,直接讓葡萄牙裔女子代替。
潘蔚又笑著說:“歐洲這邊,重視血統。是不是本國王室,反而無所謂,只要有大貴族血統就行。葡萄牙那個若昂四世,其實是西班牙貴族,可他照樣被推舉為國王。做了葡萄牙國王之後,還擼袖子跟西班牙打仗。”
“你到底想說什麼?”張瑞鳳問。
潘蔚說道:“若昂四世,本來就子嗣稀少,之前夭折一子一女,近來又死一子一女。如今最年長的子女,是十五歲的三公主卡特琳娜。那位三公主,大家都見過,容貌端莊,知書達理。既然若昂四世尋求聯姻,可勸陛下立為太子側妃。生下子嗣,能尋機奪取葡萄牙國王之位。“
張瑞鳳哭笑不得:“越說越遠了,沒影子的事情……不過嘛,可以考慮。此事不宜公開上疏,必須跟陛下密談,事成與否都無所謂。”
蔡雲程說:“就算太子的子嗣,做了葡萄牙國王,其實也沒有太大作用。歐洲這邊,制度自成一體,很難與中華交融。”
潘蔚卻露出一絲奸笑:“如果太子的子嗣,做了葡萄牙國王。而我中國皇帝,同時又封其為海外藩王。長此以往,定為制度,兩三代之後,葡萄牙或可成為歐洲之朝鮮!”
“朝鮮之所以是朝鮮,其君臣士紳,皆書寫漢字,皆崇慕儒學,”蔡雲程立即懟回去,“你讓葡萄牙貴族全部寫漢字看看,讓他們棄了耶教投身儒學看看。葡萄牙國王,此時願與中國聯姻,是因為葡萄牙被教皇厭棄了。若真有中國皇室子嗣,來到葡萄牙做國王,教皇必然出面干涉,說不定還要因此打仗!”
兩人的出身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經常在議事的時候發生爭執,其他人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而且,潘蔚確實想當然了,正常的歐洲王室,是不會跟異教王室通婚的。英國的查爾斯王子,還有現在的葡萄牙,純屬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才稍微具有可操作性,成為制度性操作絕無可能。
就說俄羅斯吧,眼巴巴的想跟歐洲王室通婚,結果歷代沙皇娶的全是德意志公主。
整個德意志地區(包括丹麥的大陸地盤),大概也就四川、重慶、湖南加起來那麼大,在巔峰時卻有兩三萬個領主(沒實際封地的不計),有資格稱“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