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
所有的小朋友們還在嬉笑打鬧著。
沒有人制止這個局面,也沒有人出面干涉。
大家都用一種更新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用一種更立體的,更獨特的視角來關注他們。
舞臺的大螢幕上,陡然出現了一個個影片。
有小孩被父母抱著,用稚嫩的口吻說著“等我長大了,我要當宇航員,我要遨遊太空!”
幾十年之後,他真的穿上了宇航服,成了穿越太空的一員。
有小孩兒站在乒乓球案前,一邊哭一邊打,還要一邊喊著,“我要打球,我要贏,我還拿世界冠軍。”
然後十幾年之後,她站上了最高的領獎臺,拿到了自己的首金。
“我要當科學家!”
“我要當老師!”
“我要學習袁爺爺,種出來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
“媽媽,我要給你做很多很多衣服,把你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
唐毅,又一次用自己的行動,震撼了人心。
少年,是一個容易讓人忽略的年紀,是一群讓人忽視的人群。
都說七八歲人嫌狗厭。
可這些孩子,偏偏可以帶給人無數的驚喜。
只看你如何雕琢。
現場,掌聲雷動。
就連周老師他們,也都站起了身子,毫不吝嗇地給唐毅鼓掌。
這已經不是對唐毅的讚許,是這個角度的讚許,是對他這一首歌的讚許。
對他們來說,能力如何和表現相合,那叫做驕傲。
如果說自身的能力配不上表現出來的傲氣,那叫做自大。
而唐毅,用這一首歌,徹底讓他們歎服。
和這麼一首歌放在一起相比,他們那些年少時候的情情愛愛,年輕時候的柔情繾綣,似乎都渺小的不值一提。
主持人詢問唐毅為什麼會選用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角度的時候。
唐毅想了想。
“大概是因為,正好有這麼一首歌適合當下吧?”
“那這首歌你創作的初衷是什麼?”
唐毅搖了搖頭。
“不知道!”
主持人直接驚了。
“什麼? 你說你不知道?你怎麼會不知道呢?這一首歌難道不是你寫的?”
唐毅有話直說。
“是我寫的,但是又不是我寫的。”
“什麼意思?”
“是經過了我的筆寫出來的沒錯,但是卻是其他人寫出來,經過我的筆讓大家知道的。”
現場譁然一片。
主持人的話筒都險些握不住了。
畢竟,他們這個節目的創作要求就是要自己動手,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唐先生,您是不是在開玩笑?我們這個節目的要求就是不能讓別人替你寫。如果你這樣說的話,這個可就算您違約了!”
周老師也緊皺了眉頭。
“唐毅,你究竟在搞什麼鬼?這一首不是你寫的,那之前的那兩首歌,是不是也不是你寫的?”
唐毅點了點頭。
“是我寫的,又不是我寫的。你們可以去查查,我從來沒說那兩首歌是我寫的啊!”
大家低頭開始查手機。
果然,手機上面,明晃晃地顯示著那個《玫瑰少年》的創作者是蔡依林。而那個《少年》的創作者是夢然。
所以,都不是唐毅寫的?
現場的嘈雜聲又開始了,周老師他們對唐毅怒目而視,那些觀眾也一個個喊著讓唐毅下臺。
倒是主持人抓住了唐毅話裡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