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制度不可違,只是這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屈辱,她們受不了。 。。
八。解憂公主:一個人的戰爭(2)
解憂在出嫁之前,一定早就知道前面是什麼,但是皇命難違,她不嫁也得嫁。但是她並沒有哭哭啼啼消沉下去,欣然從命的背後,有一種更大的意義支撐著她——國家利益。
一個女人要是能超脫個人天地裡的日常瑣屑、情愛恩仇而走出去看天下風雲,總是大氣而令人激賞的——這位自幼長在深閨的封建貴族小姐非常清楚自己的肩頭是什麼,她走出了自我。
烏孫王軍須靡的左夫人,是匈奴公主,解憂嫁給軍須靡,為右夫人。
解憂一開始就面臨著非常尖銳的鬥爭:烏孫是漢朝與匈奴同時拉攏的物件,烏孫王身邊的兩位夫人——出身匈奴的左夫人與漢朝右夫人之間的鬥爭,也將不再是情愛衝突,而是國家利益的爭奪。
那個時候解憂18歲。
而並不佔優勢。
雖然漢朝是天朝上國,勢力雄厚,但是鞭長莫及。烏孫國與匈奴卻同屬遊牧民族,從風俗習慣、制度禮儀、文化風貌都極其相似,朝廷內很多烏孫貴族甚至是匈奴族的親戚或者後代,可謂“打著骨頭連著筋”。
解憂是右夫人,烏孫國左為上。
所以從一開始,對心懷雄心壯志報效國家的解憂來說,就是一個人孤軍奮戰。
3。異族紮根
《後宮》裡,過氣的舒太妃教育要重新入宮爭鬥的女主角:“女人得到一個男人的心是遠遠不夠的,最主要的,還有權力”。
18歲的解憂已經明白了這一點。
烏孫,是今天伊犁哈薩克族的祖源之一,居住在伊列河(今名伊犁河)流域到瑪納斯河一帶。西漢時它是西域最強大的部落,12萬戶,63萬人。以畜牧為業,善養良馬。已使用鐵器,冶金、製陶、製革、毛織也有一定水平。烏孫的南面與天山以南的城郭諸國相鄰,西邊是大宛,西北是康居,東接車師。在由東到北的漫長邊緣上,被強鄰匈奴盤踞著。烏孫國的國家制度還是原始的奴隸制。
因此,從精緻的天朝上國到愚昧蠻荒的部落民族,從華麗的漢代宮殿到草原裡的牙帳,從精密細緻的雞肉黍米到腥氣的羊肉馬奶酒,從層層的曲裾深衣到簡單的獨龍毯,從字正腔圓的漢語到烏孫語,從漢朝公主到軍須靡的右夫人,解憂迅速轉變了自己的角色。她明白,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烏孫人。
她做得很成功,儘管是一個屬於外來文化的異族公主,卻用自己的聰穎智慧以及漢朝的新文化,得到了烏孫人的喜愛。但她沒有孩子,在第一個丈夫軍須靡死的時候,只有匈奴公主給他生了一個兒子泥靡。因為泥靡還小,王位落到了堂兄弟“肥王”翁歸靡身上。但是大家相約,翁歸靡之後,繼位的還是泥靡——這為解憂的不幸埋下了伏筆。
按照風俗,解憂與匈奴公主又嫁給了肥王,事實證明這是一次非常幸運的婚姻。
可能性情相投,解憂跟第二任丈夫感情非常好。她為肥王生了五個孩子,開始協助國王參與政治、經濟、軍事的決策——以先進的漢族文化去管理落後的烏孫國,自然會起到好的作用,烏孫國迅速強大起來。連解憂的侍女馮嫽也嫁給了烏孫國貴族將軍。
可是這樣的局面卻招來了匈奴的嫉妒,失寵的匈奴公主回孃家訴苦,再加上漢朝天子更替,勢力開始衰落,匈奴要教訓一下這個開始不聽話的鄰居。漢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匈奴為維持其對西域的統治,發兵威脅烏孫。單于惡狠狠地要挾,“去持公主來!”要烏孫王獻出解憂公主,並和漢廷斷絕一切關係。他們以巴里坤草原為基地,屯田車師(吐魯番盆地和車師等地),進攻烏孫,以控制、穩定北疆地區,隔斷烏孫與漢朝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