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對抗俄國。如果英國人和日本打成了諒解,那英國還會竭力支援北洋嗎?答案是否定的,畢竟相互牽制才是王道,才能讓英國人感到安心,這樣一來,隨著英國政府的支援,已經快死的日本可能就有新的生機了!自己所付出的全部心血可能就白費了!
這可是個棘手的問題啊!!
感謝書友七七之罪的月票支援。昨天訂閱很不理想啊……!只有正常的7成……!大家就算給點推薦和收藏也好啊。
。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長的一天(二)
“當俄國與清國北洋接觸的時候,日本這個國家的命運其實早已經被決定了,但是在遼東半島的金州,雙方的陸軍依然在奮勇拼殺。日本第一軍為了那個虛無縹緲的勝利而戰鬥。至於北洋嗎?他們更像是一個鬥牛士,用手中的標槍來放掉日本陸軍這頭健牛最後的一滴鮮血。此戰之後,金州城和大同江一樣成為了日本人最不願意提及的名字。而遠東這個大國則藉助這次戰爭,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東邊的危機。雖然此時他還不是很強大。甚至還有些沒睡醒。”————摘自《被遺忘的歷史》
隆隆的炮聲響徹整個戰場。原本計劃45分鐘的炮火準備,在進行了80分鐘後依然沒有停歇。北洋新軍所擁有的炮兵火力遠超出了日本的估計。從歷次戰爭來看,北洋陸軍的火炮射程較遠,但是數量偏少,口徑偏小。但是現在看來。北洋軍隊的火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要稍勝日軍一籌。
很快。。雙方炮兵就不已對方的前沿陣地為目標了,無休止的壓制和反炮兵作業成為了炮戰的主題。北洋新軍有掩體和解算優勢,在戰爭開始前,北洋新軍炮兵就已經為火炮修築了堅固的掩體,並且對戰場進行了劃分和測算。而作為進攻方的日軍,在火力分配上則相對集中。形成了區域性優勢。。…。
紛飛的彈雨紛紛向陣地後方的炮兵陣地飛去,一發炮彈落到了北洋新軍一處6寸炮掩體旁。巨大的爆炸將大量的泥土和彈片拋向掩體的胸牆。部分彈片從頭頂上方落下,而一個裝彈手不巧正好被彈片集中頭部,濃濃的鮮血和雪白的腦漿飛濺出來。落在了大炮上和旁邊的戰友身上。但是沒有一個人吭聲,沒有一個人害怕。他們在搬走戰友的屍體後,一個候補炮手走上來接替了戰死者的工作。沒有人害怕。沒有人後退,這種場景今天看到的太多了。神經已經被鋼鐵。烈焰和死亡錘鍊的麻木了!
相較於北洋炮兵,日本炮兵損失更為嚴重,再有全套掩體保護和觀測點提供目標的情況下,日本炮兵無論是對戰爭情況的感知還是防禦,都無法和準備了數個月的北洋陸軍相比。尤其是從威海搬來的240MM重炮。以其巨大的威力,超遠的射程,老老的壓制著日本炮兵。最先開炮的280MM大口徑臼炮在240MM要塞炮群的打擊下最終灰飛煙滅,炸斷的炮管,變成零件的炮架以及木質轉盤和殘缺的屍體無不告知人們,日軍引以為傲的“碾盤武士”最終在金州折戟沉沙!。…。
而隨後隨著要塞炮把目標轉向日軍遠端加農炮陣地,那些潛藏在掩體後面的107MM炮炮位和120MM炮炮位在140KG重的榴彈攻擊下脆弱無比。在前線指揮所的乃木希典就看見一發140MM炮彈直接擊穿用原木和沙袋以及夯土構築的胸牆。將後面的一門120MM加農炮直接炸上了天!殘缺的肢體和火炮零件被巨力拋上天空隨後灑落在方圓20多米的範圍內。在紛飛的彈雨中。不時有炮位被炮彈命中。有240MM的,有152MM的,更多的是120MM的海軍加農炮炮彈。
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在延綿不斷,坐在熱氣球上從高處看去。地面上到處都是炸點和火焰,燃燒後產生的上升氣流讓氣球都有些不穩。而整個戰場上都被一層層煙霧所遮蔽,透過煙霧的空隙,你或許可以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