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慎重。
湯和多次主持東南沿海備倭,是遷界禁海最堅定的支持者,他說:
\"海患不除者,全在遷界不力,將沿海二百里之內的百姓悉數內遷,堅壁清野十五年,則海患永除。\"
劉三吾道:\"自古夷夏大防,解除海禁,夷人湧入,則中原亦成腥羶之地,萬萬不可。\"
文武眾臣議論紛紛,朱元璋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立國之初,海患就極其猖獗,但那時,舉國上下正忙於清剿蒙元殘餘,只能實施海禁,嚴令寸板不許下海。
雖然三令五申,卻擋不住人們逐利的本性,無數人寧願殺頭,也要衝破禁海令。
時間長了,朱元璋也發現,海禁愈嚴,則海外貿易的需求愈旺盛,獲利也愈驚人,海患也愈猛烈。
僅洪武二十六年,遼東、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總共被大掠三十三次;
一月數警,海防官兵疲於奔命。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不得不再次下達更嚴厲的禁海令,違令者殺無赦。
令朱元璋絕望的是,不僅海商、海盜、漁民走私,就連官吏、官軍也加入了走私的隊伍。
走私的物品也從布匹、茶葉、食鹽、瓷器,擴充套件到了武器、火藥。
在與官軍的對抗中,產生了一個又一個武裝走私團伙。
殺了一批海盜,馬上又冒出來一批。
殺不完。
根本殺不完。
禁海令似乎已經走入死衚衕,看不到任何出路了。
在嚴厲推行海禁的情況下,海患都是如此嚴重,如果解除禁海令,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殺伐決斷敢作敢當的朱元璋,這一次卻變得優柔寡斷。
大琉球島上,朱允熥焦急地等著朱標的諭旨,等來的卻只有兩個冷冰冰的字:
\"不準。\"
來傳旨的還是大表哥李景隆。
朱允熥又傷心又失望,問李景隆道:\"皇爺爺和父皇沒有別的話嗎?\"
李景隆回答得極乾脆極簡潔,\"沒有。\"
朱允熥心有不甘,追問道:\"朝中討論過嗎?\"
\"討論過。\"
\"如何?\"
\"從陛下到楚王、蜀王,到馮勝、湯和,郭英,再到劉三吾、楊士奇、騫義、夏元吉、宋璟,上上下下所有人,全都認為你是在瞎胡鬧。\"
朱允熥想死的心都有了,泥馬,這就是穿越者超越時代的孤獨嗎?
即使是世界上最愚蠢最荒唐的錯誤,只要錯得足夠久,就沒有人敢於改變。
海禁封禁了國門,更封禁了人們的思想。
大航海時代即將開啟,中原華夏卻一頭扎進了閉關鎖國的泥潭,這是何等的悲哀。
他笑眯眯地看著李景隆,\"咱們是親戚,有件事,我需要你幫忙。\"
李景隆不是第一次被朱允熥坑了,立即起了警覺,問道:\"要我幹什麼?\"
朱允熥粲然一笑。
\"很簡單,明天陳祖義要來島上探聽訊息,你就跟他說,朝廷已經同意將廣州、廈門、寧波開闢為通商口岸。
但要看看他的誠意,讓他先滅了佔據中山國、山南國、山北國的倭奴。\"
李景隆嚇得連連後退,\"不行,假傳聖旨是要殺頭的。\"